查询所有有关于标签高校的老资料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怎么可能撤销临床医学专业?这可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 3月2日,广西医科大学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读学生唐橙橙(化名)在网上看见自己正在就读的专业“被取消”的消息,感到十分诧异。 3月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 2020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共撤销518个本科专业,南开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中南
七年制已经被“5+3一体化”替代。 3月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宣布撤销518个高校本科专业。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截图 “医学界”注意到,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和口腔医学七年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和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均被撤销。 七年制一度是想进医学院的学子报考的热门,
(健康时报记者 张萌)3月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更新。 健康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撤销的518个高校本科专业中,包括4所高校的5个医学类专业,分别为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以及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很多人不解,这些被撤销的专业,无论是学校的知名度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2020 年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中,法医专业仅限男生的规定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 图片来源:四川大学教务处官网 这一规定并非新鲜事,在该校 2019 年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中,也明确规定「法医学专业仅限男生」。 对学生负责,还是性别歧视? 目前,国内尚未就「转专业性别限制」出台相关文件。但在《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3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第 43 条规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下载健康界APP,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所有看健日报精彩内容。 为弥合高校医学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基地、教学设备资源不足等缺口,越来越多医学院校选择与医院一起“组团出道”。 日前,健康界已经对近一年来国内各地医院挂牌高校附属医院的情况进行梳理。 高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旗”,各地医院纷纷挂牌高校附属医院,能否就此把握住二者发展的新契机?如何避免弯道“超车”玩
教育部今天(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会上要求,春季开学后,高校将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 科学制定教学预案 教育部要求,各地和高校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 分类制定学习方案 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各高校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
大学办医学院给谁办?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学校的眼前利益?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纷纷通过自建或共建的方式成立医学院,其中不乏一流大学。一时间,几百个医学院“横空出世”。据不完全统计,国内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超过30所已经建立或者正在筹建医学院。像中国这样大规模、高速度创办医学院,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 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已有20年历史,建院之初聘请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任医学院
大学生的每次放假或者开学,属于全国学生的一次大迁徙,有很多跨省流动。高校具有在校生规模大、跨区域流动性强等特点。连日来,国内多所高校公布了调整后的开学方案,多数采用按原定计划开学、线上授课、推迟返校的办法。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各地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对春季学期开学的要求和时间安排。各
根据教育部及各地疫情防控要求,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学生延期、分批返校的通知,并提醒学生不要提前返校或购票。 2月7日到10日,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3所在京高校陆续发布通知,调整春季学期开学安排,均实行如期开学、延迟返校,返校时间均在3月16日以后(含),比原计划推迟两三周。 北京工商大学:经学校研究决定,所有学生在规定的开学时间即3月1日按照原定课表和教学计划线上开学。3月1
健康时报记者 郝倩玉 健康时报记者从全国103家医学类院校及高校医学院网站上检查数据、不完全统计的发现,截至到2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高达55家,创下全国之最。 南方医科大学,图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网站 “学校为了扩大在全国各省市的影响力,与各地的医院合作建立附属关系。医院就那么几家,这所高校不挂,也会有其他高校来挂的。医院需要南方医科大学的牌子凸显高大上,越好挂牌的大学越会成为首选。”
这两天 无锡中小学幼儿园陆续放寒假啦 那么这个寒假怎么过 更安全、更有意义呢? 家长一定要看仔细了 26日 教育部网站发布 《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和 《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助于预防新冠肺炎等多种传染病、近视、肥胖、精神疾病和多种健康问题的发生。近日,教育
来源:《科学时报》 (2011-04-25 A3 观察 评论) 作者:韩东屏(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要想去掉社会公认的环绕于博导头上不恰当的光环,还其不过是某种 「份内工作」 或 「工作岗位」 的本来面目,就应对现行博导评聘制度进行变革。 韩东屏,图源网络 浮华是不利于冷静的学术研究及学术创新的,而 「博导」 的称谓就是一种浮华。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99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下放博士
这些“年轻“的医学院能否承担起培养优质医学生的重担? 没有医科底子的大学能不能接收“附属医院”?关于这个问题,教育部表态了!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381号建议的答复》(下称:《回复》),明确表示: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依托,是临床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医学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高度重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建设与管理工作,会同行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
本文作者:EVEE 近日,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爆料称进入学校本部的方式被区别对待,并质疑校方规定是否涉嫌歧视。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细节,北大医学部学生进入本部校区需要提前 1~2 天进行预约报备,而且名额有限,但圆明园校区、万柳学区、深圳研究生院,乃至外校的交流生都可以通过闸机刷脸进入学校。 对此,医学部老师的回应却是「怕医学生带病入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北大和北医究竟是什么关系? 按理说,上述
在 2018 中国医院创新发展峰会上,王辰院士直言不讳:「身边的人都在说全球最大医学院招生三万的新闻,如果医学院校大规模地扩大招生人数,教学质量就会下降。但一年后,王辰院士口中的「全球最大医学院」还是在山东泰安如期揭牌成立,从原泰山医学院改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从「不知名」的医学院一路晋级变为坐拥 5 位院士,附属 20 家三甲医院的庞然大物,泰山医学院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
未来,我国将原则上停止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的招生,严格控制高职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缩减临床、中医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国家提出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大幅扩大麻醉、重症、感染、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针对人才紧缺学科,现有医师结构和数量,门诊、住院、手术等每年的医疗业务量,区域内相关学科医疗服务的需求量,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出相对精确的数字,从而设计招生规模和层次结构。
2020有些魔幻,开学短短一个多月,国内多所高校接连传出研究生自杀事件。近年来,有关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基本都和科研压力大、遇到奇葩导师、学业路途坎坷无法毕业有关。2019年6月,就读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中国籍博士生陈慧祥 ,欲撤回其导师通过关系发表,有严重的学术问题的论文被拒,在留下遗书后,在工作的实验室自缢身亡。
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领域,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医学院校要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升政治站位,着眼发展全局,深化医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义无反顾的新担当、新作为,努力践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使命。比如,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需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探索,重点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之后,曹教授提起在20年前,华西经历了一个更大的困难和磨难,那就是华西必须与四川大学合并。曹教授说,根据他当时的接触、了解,四川大学的领导和华西的校领导本不同意这样的合并,但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如果不合并,华西会面临一些非常严峻的后果,比如说可能要失去经费支持,可能要降低招生门槛等等。后来,以1998 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为标志,我国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高校合并运动,医学院校成为合并院校的“香饽饽”:
大二下学期临近期末,武汉某高校女生张晨(化名)决定休学。在患上抑郁症数年后,她的生活已经陷入停滞,思维变得迟钝,甚至有些“痴呆”:不能思考、不能阅读、难以交流,说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 严重时,“想死”的念头在脑子里盘旋。 回家后,为将“想死”的念头赶出脑海,她想尽了办法。先是看恐怖电影,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再到后来,则是把自己关进卫生间,锁上门坐在地上,捶自己胸、头,让自己冷静下来。
张梵柚的毕业作品《化装》。两盒抗抑郁药摆在桌上,她自己却不敢面对现实,戳破了镜子,又把刀尖对准了自己。(采访对象供图/图) 一个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大学生在校园里会遭遇什么? 在经历被劝休学,送至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被工作单位“爽约”等一连串打击后,今夏刚从国内某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张梵柚感到忧心,“高校筛查抑郁症是好事,但我更关心筛查出问题后会怎样对待学生。” 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
文/老K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在985高校读书的精英们最后都怎样。 今天的故事是之前我在网上采访的一位985高校的学生患上抑郁后的自我反思与内心独白。 高中的明星与大学的普通人 李凯(化名)生活在一个十八线小镇,家庭是典型的工薪阶层,家里人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实现命运的改变。 所以父母从小对他的学习非常在意,记得上高一时李凯的学习成绩突然从全班前五掉了出来,结果那个暑假母亲基本带薪请假天天看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