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所有有关于标签教育部的老资料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怎么可能撤销临床医学专业?这可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 3月2日,广西医科大学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读学生唐橙橙(化名)在网上看见自己正在就读的专业“被取消”的消息,感到十分诧异。 3月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 2020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共撤销518个本科专业,南开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中南
(健康时报记者 张萌)3月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更新。 健康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撤销的518个高校本科专业中,包括4所高校的5个医学类专业,分别为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以及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很多人不解,这些被撤销的专业,无论是学校的知名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喜欢,就点个“在看”
每个工作日早晨 丁香早读准时更新 第一时间 追踪医疗热点 教育部:各地和高校认真落实「春季学期正常、安全、错峰开学」要求制定开学返校方案 2 月 23 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部署、指导各地和高校认真落实「春季学期正常、安全、错峰开学」总体要求,提早谋划春季开学,科学制定开学返校方案。 来源:教育部 部分要求如下: 一、分区分级错峰安排返校。针对不同年级、区域、健康状况的学生群体,制定相应
教育部今天(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会上要求,春季开学后,高校将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 科学制定教学预案 教育部要求,各地和高校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 分类制定学习方案 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各高校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
寒假宅家疯狂看电视、电脑、手机 你的视力还好吗? 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疫情期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11.7%。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对近视问题展开专项研究。通过收集有效问卷1.8万余份,得出以下结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高度近视的比例较低;随着年级升高,近视比例不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旨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进一步规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加强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传染病防控。 (办法原文如下) 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 查验办法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进一步规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
教育部1月28日发布的一条信息,上了热搜。 有全国政协委员向教育部提交《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致函回应,说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教育部致函回应丨教育部官网 先不说“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这个提案里,藏着多少对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就说说“培养阳刚之气”这件事吧,当男性被暗示“你不够man”“要更阳刚”之后,到底会引发怎样的变化呢? 被指责“不够man” 他们会更
这两天 无锡中小学幼儿园陆续放寒假啦 那么这个寒假怎么过 更安全、更有意义呢? 家长一定要看仔细了 26日 教育部网站发布 《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和 《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助于预防新冠肺炎等多种传染病、近视、肥胖、精神疾病和多种健康问题的发生。近日,教育
2021年寒假和春节临近,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离校返乡,探亲访友增加流动和聚集,疫情防控面临新压力。近日,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提醒大学生在寒假期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积极参与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尽量减少走亲访友。 一、公共场所戴口罩,严防新冠是头条。疫情期间为防范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和超市、商场、
学霸晚报 准时更新 第一时间 追踪学术热点 高校新闻 教育部:坚持强化大学附属医院管理,反对盲目增设附属医院 12 月 17 日,教育部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我国应慎重批准没有医科底子的大学接受『附属医院』的建议」,经商国家卫健委后予以回应。 关于建立健全大学收编附属医院的准入标准的建议,《答复》指出,教育部一直坚持强化附属医院管理,反对盲目增设附属医院。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
这些“年轻“的医学院能否承担起培养优质医学生的重担? 没有医科底子的大学能不能接收“附属医院”?关于这个问题,教育部表态了!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381号建议的答复》(下称:《回复》),明确表示: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依托,是临床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医学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高度重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建设与管理工作,会同行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
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130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为适应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增设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39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2017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系统谋划未来一个时期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建立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中小学中医文化教育的提案》的答复。答复中称,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教育,将中医药文化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有机融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教材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此外,答复中称,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已留有一定比例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时。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条件,开发
近日,教育部对“关于院校教育阶段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育的建议”作出答复,其中明确提出要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答复全文如下: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079号建议的答复 教高建议〔2020〕469号 您提
大规模线上教育教学期间,孩子们视力受到多大影响?记者从27日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教育部对9省份14532人的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视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视率增加了3.8%。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从每天上网课总时长1小时以内、1到2.
日前,教育部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近视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近视基因的遗传度介于50%—90%,这也说明,虽然有一半以上的砝码是由遗传加上去的,但预防近视仍然有不小空间。对于预防近视来说,遗传因素可能难以改变,改善用眼习惯也已经被反复强调,而人们对户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