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3万多次心脏早搏,这个9岁小姑娘熬夜后的遭遇,你怕了吗?

审阅者: 褚明(江苏省人民医院)

人生最怕就是遇到 deadline,争分夺秒,紧张又刺激,感觉下一秒心脏就要跳出来了,“噗通、噗通、噗通”……

杭州一个 9 岁的小姑娘小月在家着急忙慌地赶作业,突感心跳如脱缰的野马,检查发现一天内心脏早搏达 3 万次,让值班医生们心头一紧……

(来源:杭州新闻、都市快报)

几个月前,小月感冒了,发热鼻塞流涕了一段时间后好了,却常常莫名地感觉心悸。

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小月是频发室性早搏,心脏 24 小时竟有 3 万多次室性早搏,医生开了些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没想到,8 月下旬,小月因为赶暑期作业,日赶夜赶,“心慌病”又犯了,连药物都难以控制,最后医生采取射频消融术来根治她的早搏情况。

早搏”,是一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却不易察觉的疾病。

它和心脏病有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心脏早搏,自己却没有发现呢?

(来源:soogif)

早搏到底是种什么感受?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心脏跳动是富有节律的,旋转、跳跃的心电图波浪线就是最好的见证,大概是:咚~~哒~~咚~~哒~~跳一下,停一下,跳一下,停一下。

而“早搏”呢,就是心脏的提早搏动,在它该停的地方提前跳了。

大概是:咚~~哒~~咚哒~~~~咚~~哒~~咚~~哒~~ 跳一下,停一下,跳一下,提前跳一下,延长时间地停一下。

(来源:soogif)

人们会在心跳间歇感觉到心慌,或者像是心脏突然“咯噔”沉了一下。严重的早搏发生时,有些人还会伴随着胸闷”甚至气喘”的情况。

而有些在体检时查出“早搏”的朋友却一脸疑惑,好像没有过这些感觉?

是的,心脏发生早搏时每个人的感觉和症状并不总是一样的,会因为个体敏感性有所差异。

有些人对早搏症状是不敏感的,尤其对于儿童来说,有的人发生早搏甚至连床都起不来。

还要考虑耐受性的因素,啥意思呢?如果这个人早搏始终存在,而且时间周期长,刚出现症状会有感觉,后来慢慢习惯了,这种早搏的感觉就不明显了。

心脏发生早搏就一定是心脏病吗?

心跳乃人生大事,突然停跳一下,是不是就是心脏病?

人类的心脏是一个很强大的肌肉泵,而大小差不多是你握拳时的拳头大小。

它内部有左右两侧,每侧都有上下两个房室腔。上面的叫作心房,下面的叫作心室。心房可储存血液,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出心脏。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在我们右心房的右上角有一个叫“窦房结”的大人物,它能发出正常的心跳信号,并传导到全部心肌,是个总指挥官!

但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厨师”,心脏里面总藏着某些想篡权夺位、钻空子的捣蛋鬼,它们的出现就会让心跳信号出现异常。

所以,当心脏上出现了抢夺窦房结指挥权的特殊部位提前发出信号,出现提早搏动,它位于心房上的话,我们称之为房性早搏”(简称房早),而如果位于心室上的话,则称之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位于交界处的话,就是房室交界性早搏。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为什么好端端的,我们的心脏上就会出现早搏的捣乱鬼呢?

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有时候只是临时性的兴奋,吓你一下。

情绪波动大:紧张、焦虑的时候

身体疲劳:没有休息好,身体透支时

饮酒过度:饮酒也可能诱发早搏

药物影响: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生素等也能诱发早搏

电解质紊乱:腹泻情况严重、大量使用利尿剂等造成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都能造成早搏

此外,早搏有时可能预示着严重的疾病。

器质性心脏病的人会发生早搏,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甲亢等都能造成早搏,尤其像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严重损伤心室肌功能的疾病更容易造成室早。

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呢?

偶尔出现几次心脏咯噔,或者心慌一下的感觉,不用过于紧张,像上面说到的可能是由情绪激动、烟酒咖啡等引起,心脏无器质性病变,休息好了,情绪平静下来早搏也就自然消失了[1]。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但如果经常咯噔咯噔的,影响了正常生活或工作,还是建议去心内科就诊,做心跳的记录等检查。

一般大家熟知的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只能记录下检查过程中发作的室早。

如果这期间室早没有发作,那无论之前它发作了多少次,都无法被发现。

所以,很多朋友平常没啥感觉,但是在一次体检时做心电图检查后发现自己有早搏,就是因为在检查过程中,你的早搏发作了,正好也被捕捉到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一般医生会建议再进行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贴上电极片,然后衣服里揣一个叫 Holter 的小东西做进一步观测。

这是一种便携式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可以随时“打包带走”那种~它能够连续记录 24 小时内你的心跳总共发生了多少次,以及是哪种性质的早搏,顺便还能监测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心律失常。

通过连续性的记录,也为下一步确诊或治疗提供参考,或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做射频消融术或植入起搏器[2]。

身体透支的年轻人,要注意啦!

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过度吸烟饮酒等,都是早搏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这样看下来,很多都市年轻人是不是都已经中招了?

@从简 yang:我 26 岁,最近加班熬夜,老是觉得胸口疼痛~

@少女:哎,天天 996,还要自己生闷气,心慌得不行,我怕猝死啊!

被透支的虚弱机体,是会造成“心累”的,一旦遇到病毒侵袭,如病毒性感冒等,进而加速病程发展乃至摧垮身体,新闻中常见的“猝死”并不是不可能!

当然,早搏并不都是代表心脏出现问题,但它给了你一个提示,要注意保护心脏了!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诱因,对症下药。

比如熬夜晚睡缺觉后有早搏的,那就赶紧补觉。情绪焦躁不安的,那就告诉自己身体最重要,平复心情;喝酒过多的,那就戒酒~~找到诱因了,自然能针对性地预防早搏!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当然,生理性早搏是完全可以正常运动的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丢啊~ 而对于病理性的早搏需要治疗的,那就好好听医生的,保持好心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朋友脑瓜子嗡嗡的:完了,我的心脏刚好像有那种感觉了。

咳咳,可别吓自己!你的早搏可能没有,“心病”倒是有点~~

最后,来一个敲黑板的总结:

正常人几乎都有早搏。数量上很少,也几乎感觉不到。

早搏比较多的:数千次,甚至一两万次,如果没有症的话可以检查之后随访,服药或调整生活方式。

如果症状比较明显,药物也不能控制,或者数量特别多,影响心脏功能,或者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比如冠心病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治疗,相当比例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根治!

参考文献:

[1] Chan AK, Dohrmann ML. Management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Mo Med. 2010; 107(1):39-43

[2]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30(4):283-325.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标题: 24小时内3万多次心脏早搏,这个9岁小姑娘熬夜后的遭遇,你怕了吗?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4668312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七年制临床本科,退出历史舞台!
最近撤销的2020年本科专业名单,有好几个七年临床本科专业被撤销。显然这预示着七年制临床本科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治“乱”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为之点赞。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徐毓才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一批撤销的2020年本科专业
标签学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
不正确擤鼻涕或损伤听力?是什么偷走了你的听力
你每天戴耳机的时间有多久? 走路、乘坐交通工具、睡觉,甚至办公时,你是否都喜欢戴着耳机?这个不经意的习惯,可能正在偷走你的听力。 作为人体接收外界声音信息的唯一器官,耳朵的健康却未引起人们相应的重视。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
标签耳机
研究发现,孕妈患糖尿病会增加孩子10岁时肥胖的风险
2月26日发表于《儿科学·肥胖》(Pediatric Obesit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母亲孕期患I型或II型糖尿病,其孩子在10岁时的体重比母亲无糖尿病的孩子体重高出了10%。 研究人员称,这意味着,与母亲孕期无糖尿病的孩子相比
标签妊娠糖尿病,孩子,孕妈,肥胖,孕期,凯撒医疗集团
人们常说“多喝热水”,可水温多少才合适?你知道吗?
当你感冒、肚子疼、来姨妈时,一定有人告诉过你“多喝热水”,似乎各种不舒服都能通过一杯热水解决。 不过食管黏膜的正常耐受温度是40~50°C,经常喝65°C以上的热饮,会增加食管癌风险。 医生建议喝水的水温最好控制在40℃左右,这样既不
标签医生,姨妈,食管,食管癌
身高152-188CM的男性,体重多少合适?对照公式自查,别盲目减肥
现在不仅是女性关注自己的体重,男性也开始慢慢关心肥胖这个问题。很多男性每天坚持在健身房挥散汗水,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多少。只是看着别人减肥,自己也觉得应该动起来。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需要减肥,身高152-188cm的男性,体重多少合
标签减肥,体重,肥胖
最新身高对照表出炉,中国孩子居东亚第一!来看看你家娃达标了吗?
前段时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身高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研究显示,在过去的35年里,中国成为了全球儿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男性175.7厘米/女性163.5厘米)均超过韩国,位列东亚
标签孩子,身高,补钙,虾皮,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