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切胃是微创术”,也别被“以瘦为美”带偏

▲图源新京报网。

新京报聚焦“切胃群体”的报道《那些选择切胃的年轻人,并没有收获“单纯和美好”》,一文推出后,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报道说,切胃手术完成后,切胃者的胃会变成香蕉状,容积只有80毫升。手术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遗症:切胃者不能吃多,否则就会呕吐、返流,“术后一年的人能一顿吃掉8个饺子,已经能引起群友的欢呼和赞叹”。

一位切胃者见到餐馆里的人在享受一大碗米线时,反应是自己“再也回不去这样的人生了”。在“回不去”的同时,切胃者也没有收获“单纯与美好”。

他们切掉的,与其说是长肉的源头,不如说是人生本可拥有的体验的一部分。

许多人与其说是为了救命,不如说是为了满足欲望

实际上,“切胃”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舆论场。

就在今年8月初,“杨天真切胃”一度登上热搜。作为娱乐圈知名经纪人,杨天真在社交平台向网友宣告,为了治疗糖尿病,快速降低血糖,她将选择进行“切胃”手术,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后,从术后到康复,通过社交媒体,网友不时能了解到杨天真的状态。虽然杨天真一再强调做手术是为了治病,“对自己的外形没有不满”、“外形从来不影响我喜欢自己”,但是“切胃”手术后的每次露面,网友无不带着好奇打量着杨天真的身材和穿搭,不时发出“感觉瘦了”、“真的瘦了好多”的感慨。

从公开资料来看,杨天真在术后迅速恢复了工作,无论是参与直播带货还是综艺节目,都保持了极强的工作压力。对于她“切胃”后的身体状况如何,并未有任何公开报道。

当然,个体的身体状况都有差异,但如今这篇报道中呈现的“切胃群体”术后遭遇,某种程度上,与“杨天真切胃”似乎可以相互参照,从中得到很多共同的启示。

比如,他们可能确实都有治病的需要:杨天真是为了治疗糖尿病;报道里的白霖是以轻度高血压的症状获取手术许可。

比如,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顾虑到“病理原因”之外的社会评价因素。白霖一直为了考上艺术院校而减肥,为此也吃尽苦头;而身在对颜值更为关注的演艺圈,变得更瘦更美更适合上镜,对娱乐圈人士当然也是一种赋值。

又比如,手术带给他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失去了接近80%的胃”后,白霖们很长时间内“不时呕吐”、“只能吃流食”、“喝水都反酸、烧心”,为了避免“吃得太快会食道返流”“吃一个鸡蛋需要两小时”、“几个小时吃掉一片吐司面包”……与此同时,深夜在镜头前直播的杨天真一次也只能吃一颗馄饨。

▲杨天真。图源网络。

实际上,抛开医学上严密的适应症人群标准,通俗意义上,可以用“是不是需要切胃手术来救命”来对“切胃群体”进行细分。

如白霖、杨天真一类的人,他们的情况显然在这个边缘。比如快速降低血糖当然不是只有“切胃”一条路,但杨天真直言“慢性病治疗需要的作息规律我都满足不了”;报道里也提到,一位同样敲开减重大门的微胖姑娘也抱怨了精力有限的困境——“至于问为什么不健身的,下班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难道要健身到天亮吗?”

虽然不至于到靠手术救命的程度,但是也确实符合医院可以灵活处理的标准,又常年困扰于肥胖,认为手术可以一劳永逸实现“变瘦”“变美”,进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欲望的满足助力,这恐怕是“切胃群体”共同的心路历程。

“切胃”手术存在种种乱象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相比“切胃群体”过于美好、简单的心理预期,术后身心的一系列不适,给了他们迎头一击。陷入抑郁的白霖只能自己寻找疗法教给医生,来缓解“切胃”带给自己的痛苦,进行自救;女孩艾美丽在名为《减重手术后,我每天都在后悔》的日记里写道“觉得很不值得”。

在这背后,“切胃群体”是否曾被准确详细地告知手术的风险,成为不少人的疑问。

在微博里,杨天真写道“这是个微创手术,没那么吓人”、“医疗手段已经很成熟”;艾美丽了解减重手术是“看了当地一外科医生开设的科普视频”;白霖是在咨询吸脂手术时,受到了医生的启发……

▲杨天真微博截图。

更严重的是,部分医院存在无视患者身心健康、不顾术后风险,为了经济利益肆意放宽手术适应症人群标准的乱象。在记者暗访下,几家公立与私人医院均同意了一名身高1.62米、体重130斤的年轻女士的切胃请求。

实际上,这类手术存在的问题,远不止风险告知不足。

首先,目前国内袖状胃切除手术的操作过程并不因人而异,是不管高矮胖瘦,统一切出同样大小的“小鸟胃”——这让一些接受手术者“胃稍微变小一点”“比如像是四斤的饭量,给我切成两斤就好”的心愿落了空。而这个“小鸟胃”,并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所需要的体力。

其次,减重手术也并没有被划为中国手术的标准术式,这就意味着手术远未走向流程化、规范化。

乱象之下,却有太多不明真相、一味追求骨感美的年轻人走向医院,躺到了手术台上……

加强风险告知,健全手术标准,用有效的制度和监管束缚住医院“想切就切”的冲动,显然应该成为解决乱象的答案。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中日友好医生减重外科住院部里,运动康复师带着病人做术后恢复锻炼。图源新京报网。

在拒绝肥胖的社会里,被异化的“身材管理”

当切胃的目的,变成“让自己身材变好”或“入学与求职更方便”时,我们该关注的不仅是切胃者的遭遇,还有我们身处的这个拒绝肥胖的社会。

某些医院之所以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热衷切胃手术,背后自然是监管缺位,但深层原因还是基于庞大需求市场的推动。

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在网络时代得到了加强甚至固化。近年来的一个个新名词,如A4腰、反手摸肚脐等,既是瘦的新标准,也是套在人们身上的新枷锁。自媒体时代的《你的身材代表你的阶层》等爆款文,一再扭曲人们的认知。

以身材判断阶层的荒唐逻辑,本质无非“以貌取人”,固然简单直接,却会抹杀人与人之间原本可贵的差异性。让人分不清谁跟谁的网红脸,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正常人来说,比保持身材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比如自我认同。社会的不宽容会摧毁这种自我认同,使人们屈从于所谓的标准,痛恨自己的“不一样”。相比男性,女性在身材歧视上受到的伤害往往更大,从学校到工作,从社会到家庭,身材的“好坏”关乎生存也关乎生活。

比起旧时裹小脚、紧身胸衣等伤害身体的审美风气,还有剥夺女性工作权之类的性别歧视做法,如今的身材歧视显得隐蔽。很多美容整形减肥类的营销话术,也都在以“美”为招牌,以“自律”和“成功”为诱惑,引导女性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伤害自己。

如果是出于“管理身材”而非病理原因,将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切除大半,当然是荒谬的。

对于“切胃群体”,作为成年人,无论是何种结果,他们都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对他们抱以同情之际,社会对“肉肉体型”的不宽容和单一畸形的审美观,恐怕也该接受多元道德评价体系的审视。

当胖甚至成为原罪,当“身材管理”被极端异化,一个代号“月半”者——即使只是看起来有点胖,在这个社会里也太难了。

□ 叶克飞(专栏作家)

编辑:陈静 实习生:潘宇洁 校对:卢茜

本文标题: 别信“切胃是微创术”,也别被“以瘦为美”带偏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3643083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不养娃不知道,最近我都在研究怎么教娃擦屁股……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慢成长 (ID:manchengzhang123) 文/元妈 实不相瞒,最近我都在研究怎么教娃擦屁股。 原因很简单,几乎从娃上小班我就开始教,但两年过去了,他每次大便完依然会扯着嗓子喊:“妈,我拉完了。”甭管我是在炖排骨
标签粑粑,卫生纸,肛门
中国狂犬疫苗使用量世界第一。专家:消灭狂犬病,关键是把针打到狗身上
健康时报记者 李超然 孔天骄 年均签发6000万支人用狂犬疫苗,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不断下降,2019年全年发病人数仅有290人。数据看上去似乎是个狂犬病得到良好控制的喜讯,实际上却是个日日挑灯夜读却依然考了不及格的科目。 2020年初以来,
标签狂犬病,狂犬病疫苗,疫苗
几百元的冠脉支架比种睫毛还便宜?专家:和患者最终花费是两码事
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 王永文 11月6日,健康时报记者采访多位心脏病患者及家属发现,一直以来,对于很多心脏病患者家庭来说,支架手术费用及后续治疗费用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动辄几万、十几万。 11月5日,“国家队”正式出手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心脏支架
标签冠脉支架,高值医用耗材,国际研究中心,心脏支架
宝宝应该喝什么水?这些“水坑”宝妈不要踩,坑娃不浅
本文由老苗手打原创,拒绝侵权抄袭转载。 甜甜今年2岁了,是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平时由奶奶照顾。奶奶非常喜欢甜甜,但是奶奶个性比较固执强势,她认为“喝水好,不喝水就容易上火”,所以就时不时地拿水给甜甜喝。 甜甜总是被奶奶逼着喝水,就有点不
标签宝宝,孩子,宝妈,超级奶爸,水宝宝,纯净水
真菌感染导致ARDS并累及其他器官,有何治疗建议?|病例分享
一位21岁非裔美国男性,在没有明显病史的情况下突发一周的咳嗽、气短、腰痛及体重减轻(10磅)的症状。 体格检查 患者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在2L/min的输氧治疗下血氧饱和度为92%。心脏检查显示心动过速,律齐,S1、S2正常,无杂音。
标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真菌感染,球孢子菌病,呼吸衰竭
捡银杏叶回家泡水喝,可以活血和降血脂?其实泡出的毒性成分更多
有一位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家附近种了许多的银杏树,每年秋季银杏树落叶的时候,他都会捡上不少,回家泡水喝。他问华子,喝银杏叶泡水,是不是可以活血和降血脂,长期喝可不可以? 华子告诉他,以后别再捡银杏叶直接泡水喝了,因为这样做,并不会产生保健作
标签银杏,降血脂,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