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2-11-28第1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尼日利亚骚乱谁之过

    当94名参加世界选美大赛的佳丽撤离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前往英国伦敦时,尼日利亚红十字会公布了北部卡杜纳城宗教骚乱的伤亡数字:超过二百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一万多人流离失所。然而,这场骚乱的背后究竟谁是黑手?
    选美和政治本来不沾边,但当西方舆论将其政治化后,尼日利亚成为最大牺牲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宗教纷争由来已久
    自从1999年恢复民选政府以来,尼日利亚走出军政府时期被国际社会孤立的阴影,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融入国际社会。尼日利亚小姐达拉戈在位于南非太阳城举办的上届世界选美大赛折桂,不仅是尼日利亚第一人,也是非洲第一人。为此,尼日利亚举国欢庆,而且促使政府下定决心拿下今年世界选美大赛的主办权。几经波折,尼日利亚终于获准于2002年12月1日在阿布贾举行第52届选美大赛。尼日利亚政府希望像南非一样,通过这次活动改善国家形象,使尼日利亚成为一个旅游热点,带动国内疲软的经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大国,长期为宗教纷争所累,面临国家整合的艰巨任务。尼日利亚《政策》杂志的助理主编昂努认为,宗教问题是尼日利亚的顽症,如果能把宗教问题解决了,尼日利亚将是非洲一个充满朝气的大国。
    尼日利亚的穆斯林差不多占总人口的一半,基本在生存条件恶劣、资源相对匮乏的北部地区。而基督教徒则约占40%,大部分在自然条件好、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南部地区。
    积怨甚深的两大教派在对待世界选美大赛问题上立场对立。在尼日利亚北部穆斯林看来,选美比赛是“可耻和下流的事”,而且放在穆斯林斋月举行,亵渎了真主安拉;而南部基督教徒则支持信奉基督教的总统的立场,认为主办世界选美大赛是一件好事,无可厚非。
    西方媒体处处找茬
    正当尼日利亚政府如火如荼地开始进行筹办工作时,西方媒体对在尼日利亚举行世界小姐选美活动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它们不是宣传尼日利亚如何努力筹备这次活动,而是根本不相信尼日利亚能举办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事。
    在尼日利亚,有两桩案件让西方记者终于有了话柄,他们不辞辛苦,深入边远的尼日利亚北部,连篇累牍地报道,最后在西方社会掀起了抗议浪潮。
    首先是今年初北部索科托州一个伊斯兰教法庭对一名叫沙菲娅的未婚妈妈作出用石头砸死的判决,在西方的压力下,尼日利亚政府引用联邦法高于地方法的法律方式宣布该名女子无罪。8月,北部卡齐纳州伊斯兰教法庭又将该州一名叫阿米娜的女子以通奸罪判处石头砸死,于是,西方呼吁各国抵制在尼日利亚已经准备就绪的选美赛事。
    意大利出面表示,尼日利亚如果不能容留沙菲娅,它准备接受她,于是尼日利亚政府同意该女子自愿“放逐”。9月中旬沙菲娅一抵达罗马,就被当地政府授以荣誉市民称号。尼日利亚穆斯林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极大侮辱,提出强烈抗议,态度更趋强硬。
    由于尼日利亚石刑事件引发的风波不断升温,受所在国政府态度的影响,一些佳丽宣布抵制这次在尼举行的选美大赛。尼日利亚方面为了挽救这次国际赛事,包括总统奥巴桑乔在内的政府官员各方游说,向国际社会担保这名“通奸”女子不会被判处死刑,同时主办者也同意避开穆斯林的斋月,将选美决赛改在12月7日举行。
    骚乱悲剧发人深思
    11月底,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参赛选手在内的全球94名佳丽陆续抵达尼日利亚参加比赛,组织者安排了紧凑的日程,当地媒体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详细报道佳丽的个人资料和大赛进展情况。而《今日报》的一篇文章亵渎了穆斯林的感情引发了骚乱,彻底葬送了尼日利亚主办选美大赛的机会。
    尼日利亚媒体众多,自从军人政权在1999年结束后,民选政府高举“民主”旗帜,对新闻报道全面开放。为了标榜自由和独立,为了求销量,一些媒体不惜制造事件,大肆渲染,从而降低了传媒的可信度。《今日报》就是以“敢说”著称的报纸之一。在此次事件发生后,该报连续3天在头版刊登了致尼日利亚穆斯林的道歉声明,承认该报“滥用了新闻自由,严重伤害了穆斯林兄弟的感情”。
    尼日利亚新闻部长加纳就尼国失去主办选美大赛机会发表谈话时指出,西方媒体、特别是英国媒体应该受到谴责,它们采取“阴谋”破坏的方式阻止尼日利亚主办这次大赛。加纳说:“不幸的是,我们自己的报章也怂恿这种阴谋,为暴乱制造机会。”
    世界小姐选美公司总裁莫利谴责传媒夸大尼日利亚暴力事件。莫利说:“尼日利亚出了乱子,但世界许多地方也都不太平。北爱尔兰暴乱不断,却没有人反对到英国比赛。”世界小姐组织主席朱利娅女士也批评了传媒的大肆渲染,她说:“媒体这样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它们没有给尼日利亚机会。”
    选美大赛仍在继续,但已经不再属于尼日利亚。对于筹办这次选美大赛,尼日利亚政府不可不谓倾尽全力,但结果事与愿违。谁之过,发人深思。

“威望号”沉海举世震惊

    悬挂巴哈马国旗、装载着7·7万吨燃料油的“威望号”油轮11月19日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断裂沉海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这不仅因为“威望号”大量泄油造成的污染使西班牙损失惨重,也不仅因为污染很快将波及北邻法国和西南邻葡萄牙,甚至更远的国家。人们惊讶的是,“威望号”这样一艘破船怎么就能满载着比原油污染危险性还大的燃料油在大海上行驶,严重威胁着沿海国家的安全?人们担心的是,国际社会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威望号”油轮事件还会重演。
    集装箱砸裂 “威望号”沉没
    西班牙的冬季多雨多雪多风,尤其是大西洋海岸。11月13日,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大区辽阔的大西洋海域刮起狂风。这一天,从欧洲北部立陶宛起航、准备经过西班牙西北部海域前往新加坡的“威望号”油轮,恰巧遇上了大风浪。
    据“威望号”船长透露,在船驶至距加利西亚大区沿海菲尼斯特雷角5海里处时,船上的一只巨大的集装箱被风浪颠起,砸到油轮中部的左舷上,左舷立即被砸裂了一个35米长的大口子。船舱里的一部分燃料油立即涌了出来。船随后倾斜25度,失去了平衡,无法继续行驶,便停在了那里。
    “威望号”发出呼救信号后,西班牙立即派出救援船只和直升机,将27名船员全部搭救到海岸上安全地带。西班牙政府担心无人驾驶的“威望号”油轮沉没在西班牙近海引起更加严重的污染,第二天,便用4艘拖船将“威望号”从西班牙领海拖到距离菲尼斯特雷角137海里的公海里。
    19日,西班牙政府正准备用战斗机将“威望号”炸沉以免继续漏油污染之时,“威望号”经不起几天的风浪冲击于上午11时开始从中间断裂,船尾首先下沉,下午4时,“威望号”沉没在3500米深的大海里。
    破油轮身份复杂 西班牙损失惨重
    “威望号”是一艘拥有26年船龄、并且连续3年从未接受港口检查的单壳油轮。按照规定,这艘船早就应该报废。1999年,欧盟有关组织宣布禁止该船在任何欧盟成员国的港口停靠。随后,美国也宣布了同样的禁令。此外,“威望号”的身份十分复杂。它悬挂着巴哈马国旗,而实际上是归利比里亚一家公司所有,但由希腊有关机构管理,船长是希腊人,又被设在瑞士的一家俄罗斯石油交易公司所租赁。 
    “威望号”在西班牙海域大量泄油对这个南欧国家来说真是飞来的横祸。西班牙第一副首相拉霍伊日前说,“威望号”已经泄漏了1·1万吨燃料油,但非官方人士估计,“威望号”所载燃料油的大约1/4,即大约2万吨油已经泄漏到大海里。葡萄牙一个检测机构发现,深沉海底的“威望号”目前仍在非常缓慢地漏油。
    燃料油是一种轮船或者发电厂使用的燃油,呈黑色,较粘稠,有刺鼻的气味,其污染的危害性极大。据此间报纸报道,到本月25日为止,西班牙西北部500公里长的海岸被这种燃料油形成的黑色海浪所污染,135个海滩上布满了油污。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在距离菲尼斯特雷角大约135海里处仍有一个长36海里、宽14海里的巨大油污带,在阿斯图里亚斯省以北33海里处有另外两个长10海里、宽5海里的油污带。这些油污带随着风向的变化以每天20公里的速度缓慢地有时向北边法国海岸移动,有时向南边葡萄牙海域移动。
    加利西亚大区沿海是西班牙重要的水产品产地和旅游胜地,盛产螃蟹、鱼和海贝。那里的四千多名渔民已经停止捕鱼,五百多只渔船也不再出海,直接和间接受“威望号”污染影响的达3万人,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西班牙政府和其他欧盟国家十分重视“威望号”污染事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西班牙立即成立了以第一副首相拉霍伊为首,由环保、渔业、农业等部的领导人组成的紧急委员会,全面处理“威望号”污染事件。西班牙政府同法国、荷兰、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合作,向污染海域派出了10多艘排污船,清除油污。西班牙政府还在受污染严重的海岸放置了大约200公里的防污染墙带,派出一百多名官兵并组织了六百多名志愿者在沿海用铁锹和铁桶清除海滩上的油污。到25日为止,清除的油污共计达2500吨之多。
    常言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日前致信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呼吁欧盟采取措施防止“威望号”事故重演。阿斯纳尔在信中建议欧盟立即成立欧盟海洋安全局以确保欧盟国家海洋安全,同时建议建立欧盟海难基金,以便在海难发生时向欧盟有关国家提供紧急经济援助。阿斯纳尔还建议,载有石油和燃料等危险物品的船只不得在欧盟成员国200海里海域内航行。
    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和运输的委员德帕拉西奥也向欧盟各国环保部长提出,将1999年通过的“埃里克1号”和“埃里克2号”海洋安全计划从2003年6月提前到明年1月执行。
    盛满燃料油、静静躺在海底的“威望号”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将它肚子里剩下的大约6万吨燃料油泄漏到海面上。目前还在缓缓漏油的“威望号”会不会发难?生态学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威望号”不再会漏油,因为3500米深海温度非常低,燃料油会因为温度低而凝固。另一种则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威望号”的铁制船体因长期承受巨大的海底压力会慢慢变形破裂,同时船体也会慢慢锈蚀毁坏,那时,燃料油自然就会泄漏到大海里,对海洋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不管产生什么结果,“威望号”油船事件带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