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2-11-19第1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邵逸夫奖”——新世纪“东方诺贝尔奖”

    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邵逸夫捐款创立的“邵逸夫奖”,本月15日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诺贝尔奖”,因而被媒体称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逸夫奖”:不重复“诺贝尔奖”
    与“诺贝尔奖”不同的是,“邵逸夫奖”目前所设立的天文学、数学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与“诺贝尔奖”所设立的奖项并不重复。
    在成立仪式上,“邵逸夫奖”筹委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杨汝万教授介绍说,“邵逸夫奖”现设的三个奖项,每年颁奖一次,奖金100万美元。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
    他解释了“邵逸夫奖”奖项设立的理由。
    数学科学奖: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数学在20世纪发展精进,既开创了新领域,也解决了重大、棘手的旧难题,影响遍及每一门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也同时受惠。因为计算机科学、资讯科技与统计学在20世纪的发展,数学在21世纪对人类将会更加重要。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生物医学科学的发现和临床医学的新方法,为人类在与疾病的长期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随着人体基因组图谱的绘成,人类现在已接近解开生老病死的机制,治疗学也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新机会。生命科学的新见地与医学技术的进步,将为新世纪的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质。
    杨汝万教授强调说,“诺贝尔奖”虽然有医学奖,但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的范畴更为广阔。
    天文学奖:天文学在过去50年经历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结构和运动,星球及恒星系统的诞生、演化、陨灭,直到行星系统的形成及存在,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都有了重大的进展。
    重大的天文学难题即将能借助传统学科的研究工具来解答,而且利用微中子和引力辐射的侦测来探索地球上实验室所无法做到的极端物理环境,更可为观察宇宙启开新窗。可以预期,天文学在21世纪将会出现一个新黄金时代。
    至于“邵逸夫奖”会不会设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奖项,杨汝万介绍说,筹委会原希望设立6个奖项,把人文科学和艺术等包括在内,但考虑这些领域十分广阔,评选标准容易引起争论,因而决定先行设立范畴清晰、有客观评审标准的三个奖项。今后,“邵逸夫奖”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奖项,包括社会、人文科学领域的奖项。
    杨振宁:“邵逸夫奖”面对全球科学家
    在成立仪式上,著名物理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引人注目地坐在主席台上,他将出任“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
    杨振宁对“邵逸夫奖”的设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20世纪的科技发展大大增加了人类的知识与生产力,使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进步最快的辉煌世纪。21世纪的科技发展将比20世纪更快,影响也更深远。
    他竖起大拇指赞扬邵逸夫先生和夫人在此时此刻设立“邵逸夫奖”,“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大事。对全球、对亚洲、对中国、对香港的科技发展,都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杨振宁介绍说,虽然这个“邵逸夫奖”是由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设立的,但如同“诺贝尔奖”一样,这个奖项面对全世界的科学家,中国的学者不会获得特殊待遇,他们将与外国学者在同样公平、公正的评选过程中,竞逐奖项。
    对于“诺贝尔奖”多数由欧美人获得这一现实,杨振宁认为,撇除文学奖不论,“诺贝尔奖”获得者绝大部分是名至实归的,因为与亚洲相比,欧美科技发展起步早,科研设施齐全,因而科技发展迅速,获奖人数多应在情理中。
    根据章程,“邵逸夫奖”由行政中心设在香港的“邵逸夫奖基金会”负责管理及执行。基金会由董事会、理事会、评审会和秘书处4个部分组成。评审会负责选出得奖人,其下设3个奖项委员会,各设1名首席评审和4位评审。奖项委员会负责候选人的提名及评选工作。
    杨振宁表示,评审人员从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评审工作从每年6月开始,第二年6月宣布得奖人名单,8月颁奖。第一届颁奖将于2004年举行。
    邵逸夫:人类的伟大在于推陈出新
    85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出席了创立仪式,他虽然没有发言,但依然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与尊重。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邵逸夫奖”倡议人马临教授,在会上引述了邵逸夫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推陈出新、造福人类。这些话再次赢得了台上台下热烈的掌声。
    邵逸夫祖籍浙江宁波,上世纪20年代加入兄长在上海开设的电影公司,50年代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制作电影,从70年代起出任香港最大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台”的行政主席。
    邵逸夫热中慈善、教育事业,他成立的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和邵氏基金有限公司,致力于资助发展教育科研、医疗福利事业及文化事业,仅捐助内地教科文卫事业的资金就超过25亿港元。如今,内地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邵逸夫捐献的教育设施,兴建了3700多座“邵逸夫”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
    据邵逸夫的夫人邵方逸华介绍,早在1985年,邵逸夫先生就已有奖励杰出学者之意,后来在前中大校长马临的倡议下,终于设立了“邵逸夫奖”。

怕、怕、怕…… 六十万港人患‘社交恐惧症’

    【香港《广角镜》月刊10月号报道】题:60万香港人恐惧社交
    跟陌生人讲话,你会胆怯心跳吗?见到新朋友,你会心慌以至晕眩吗?在公众场合演讲,你会紧张流汗吗?到酒楼饮茶吃饭,你有不自然的感觉,甚至会牙齿打战吗?去公共洗手间,你会感到不安,甚至脸红发热吗?如果有以上其中两种的反应,你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应该去求医了。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健康情绪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约有一成香港人出现社交焦虑症的症状。以本地人口六百多万计算,竟然有高达六十多万的香港人被这种精神异常所困扰,数字相当庞大。
    小时怕上学,上学怕考试,考试怕不及格,平时怕同学欺负,怕老师训斥,小六怕升中,中五怕会考,中七怕高考,毕业怕求职,上班怕同事,怕上司,怕做不好工作,怕减薪怕失业……有些人终其一生都被焦虑所控制,不能自拔。
    大部分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病理上是因为脑部的化学传递物质失调,同时外部环境和心理因素也会有很大影响。过去患者年龄多数二三十岁,不过,近年来这类病症有年轻化趋势,部分甚至只有十几岁,患者经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感,畏缩及情绪起伏不定,比如害怕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常躲在家中不想接触朋友等等。如果延误诊治,可能会导致抑郁、滥药及酗酒行为,最终会恶化成精神病症。
    早在70年代,医学界就预言,焦虑是20世纪的疾病。社会急剧转型,让焦虑几乎无孔不入。香港社会节奏快,变化快,竞争激烈。在高度都市化的商业环境里,人际关系愈来愈冷漠,愈来愈疏离,香港人的生活也愈来愈紧张,各种精神压力与日俱增,尤其这几年香港经济不景,百业萧条,解雇减薪的阴影笼罩全城,令精神焦虑成为一种常见的都市病。
    在职业界中,有人怕上班怕到患上手汗症,一上班就出汗。有人一上班就心慌意乱,愈慌愈做错事。有人上班时,最害怕的是三种状况:一是面对人,尤其是老板与客户;二是面对场合,尤其是要做简报或审年度预算;三是面对攻击,尤其是被造谣或是被性骚扰。这些都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这是一种持久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做出让自己感到受辱或尴尬的行为,影响到自己的职业表现,给自己带来噩运。
    社交焦虑症可能从小就出现,天生气质就是很容易紧张、焦虑,自我期许较高,不过也有人是在某次场合经历到极大挫折,以致失去自信。社交焦虑的发生通常是三个因素所形成,第一是相信自己必须给别人好的印象,第二是怀疑自己给别人好印象的能力,第三是扩大没给别人好印象的严重性。这种心理障碍,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
    中文大学健康情绪中心治疗过许多社交恐惧患者。有个病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不敢搭地铁,因为他觉得害怕与人有眼神接触,也不敢搭小巴,因为害怕大声说“下车”。他强迫自己多接触同事,跟同事一起吃午饭,但每次吃完饭都紧张得满身大汗,身心憔悴。他回家甚至怕搭电梯,因为怕碰见邻居。他说:“愈想做就愈做不好,所以经常觉得自己很失败。”
    临床心理学家郭碧珊说,香港目前每5人之中,就有一人受到情绪困扰,即超过120万香港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病症。而大部分的社交恐惧症,是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而改善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