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2-11-16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沙龙队伍又添新人

    【美联社耶路撒冷11月14日电】以色列新任国防部长沙乌勒·莫法兹今天加入了利库德集团,说他将要在即将到来的议会初选中竞选一个职位。
    身为职业军人的莫法兹因4个月前迅速由军方参谋长转变为政界人士而受到批评。
    【法新社耶路撒冷11月14日电】以色列前外交部长戴维·利维今天离开了他所在的桥党,加入了以色列总理沙龙领导的利库德集团。
    总理办公室公布一项声明说,他们两人在耶路撒冷举行了会晤,其间沙龙邀请利维重返利库德集团。

美国“倒萨”战车会不会停下?

    鲍威尔:不遵守决议就动武
    【路透社渥太华11月14日电】美国今天称,将会耐心评判巴格达遵守联合国解除武装决议的情况,但是一旦伊拉克明确地违反了决议,就将采取军事行动推翻萨达姆政权。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华盛顿用了八周时间等待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达成对伊决议,这已显示了华盛顿的耐心。
    但是他还说:“同时我认为,如果萨达姆不遵守联合国决议,将会导致武力解除其武装并最终改变其政权的后果。”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11月14日电】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斯科特·里特说,联合国通过关于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决议使战争不可避免。
    里特昨天晚上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中说:“我们正走向战争,核查人员根本无法制止战争。这是个耻辱。” 
    【美联社华盛顿11月15日电】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说,如果布什总统命令对伊拉克开战以解除萨达姆的武装,伊拉克可能会发动恐怖主义袭击,美国对此“已有准备并表示关注”。
    拉姆斯菲尔德昨天还说,萨达姆可能会使用生化武器对美国军队发动袭击。
    拉姆斯菲尔德还说,在以美国为首的入侵战争中,伊拉克可能不会坚持很久。他指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地面战只延续了100个小时。
    布莱尔:没有萨达姆伊会更好
    【美联社伦敦11月14日电】布莱尔首相在广播中向伊拉克传递了个人信息,他告诉伊拉克人,在武器核查问题上摊牌与宗教和石油无关。
    这位首相在接受蒙特卡洛电台阿拉伯语广播节目的采访时说,如果没有萨达姆总统,伊拉克人将过上更好的生活。
    布莱尔说,他想通过这家设在巴黎的广播电台——在伊拉克最受欢迎的境外电台——与伊拉克公众直接交流,以消除关于英国和美国计划的许多“谣传”。
    根据布莱尔办公室公布的记录,他说:“关于我们是为了谋取石油的说法是荒谬的。如果我们只是想得到更多石油供应,我们也许和伊拉克或其他国家就此做笔交易就可以了。” 
    资深东方学家:采油公司可左右动武
    【俄塔社莫斯科11月14日电】尽管伊拉克同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1441号决议,但美国仍很有可能对伊动武。这是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主题为“伊拉克危机:问题与后果”的圆桌会议与会者的看法。以色列和中东研究所所长萨塔诺夫斯基强调,出席会议的都是资深东方学家,而不是高谈阔论的政治家。
    与会者认为,现在只能提出一个问题:美国会不会停下战车。和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油公司。大企业在是否动武的决策中将起主要作用。如果美国不需要这场战争,战争就不会打起来。与会者认为动武的理由非常奇怪。在他们看来,萨达姆与本·拉丹毫无关系。
    英国人:布什比萨达姆威胁大
    【英国《卫报》11月14日文章】题:1/3的英国人认为布什是最大的威胁(记者 帕特里克·温特 尤恩·麦卡斯基尔)
    根据美国资深共和党人罗伯特·伦茨最近所作的一份民意测验结果,1/3英国人认为,布什总统对世界安全构成的威胁比萨达姆更大。
    但是,接受调查的很多人说,他们尚未得出结论,仍然等待着美英提出对伊拉克动武的充分理由。
    唐宁街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因为它正在考虑怎样使人们接受对伊拉克动武。
    罗伯特·伦茨的民意测验发现,1/3的英国公众根本不信任布什,很多人实际上都惧怕他。在布什和萨达姆两者谁对世界和平构成更大威胁的选项中,32%的人认为是布什,49%的人认为是萨达姆。几乎有一半人认为布莱尔是布什的“走狗”,30岁以下被调查者中持这一观点的人数比例更大。
    几乎有2/3的人认为,美国以萨达姆为目标的唯一原因是它对美国控制中东构成威胁,只有1/4的人认为这是因为萨达姆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美高级分析家:不排除伊发动恐怖袭击
    【合众社华盛顿11月14日电】美国国务院海外事务顾问委员会的高级分析家拉塞尔·罗斯指出:“如果我们和伊拉克进行战争,伊拉克可能把恐怖分子派遣到世界各地。”罗斯在委员会中重点研究东南亚和东亚问题,他表示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没有以美国政府获悉的任何具体情报为依据。
    一名美国情报官员也同意这种危险确实存在。他对本社记者说:“如果萨达姆发现受到攻击,他会大肆进攻,设法实施报复,你不能排除他发动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罗斯表示,他的分析是以萨达姆以前的行为为依据的。“在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曾四处派遣恐怖小组,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实施恐怖袭击。”他补充说,这些小组“遭到了惨败”,因为他们既没有高质量的炸药也没有逼真的伪造证件。“我担心,下一次伊拉克恐怖小组将配备更逼真的文件、更好的炸药和更先进的武器装置。他们将很难被发现。”

朝鲜核计划搅动美日韩

    四方威胁要制裁朝
    【时事社纽约11月15日电】题: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迫使朝鲜放弃开发核武器 
    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14日在纽约举行的由日、美、韩、欧盟等四方参加的理事会会议上,谴责了朝鲜开发核武器的行为,并通过了这样的声明:除非朝鲜放弃核武器开发计划,否则,将在12月以后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自从朝鲜继续开发核武器问题曝光后,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对朝鲜采取制裁措施尚属首次。
    声明要求朝鲜以“显而易见的能够进行核查的方式”迅速放弃对核武器的开发。
    作为制裁措施,声明明确表示将冻结12月以后的重油供应。关于将来是否供应重油的问题,声明指出,这完全取决于朝鲜是不是为彻底废除高浓缩铀的制造计划而采取“具体、可靠的行动”。
    美专家建议制定新方针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4日文章】题:对朝鲜制定新方针(作者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 丹尼尔·珀内曼)
    今天,当一艘满载4·2万吨重油的油轮驶向朝鲜时,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正在纽约开会讨论是否应该将这批货物交给平壤以满足它对能源的需求。由美国、韩国和日本成立的这个国际组织应该指挥油轮返回国内。现在是对朝鲜制定一个不同方针的时候了,而且新方针应该能够全面解决朝鲜半岛目前的危机。
    美国在朝鲜半岛的目标很明确。我们希望该半岛(1)稳定和安全,(2)没有核武器。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通过对韩国作出的安全承诺做到了第一条,现在有3·7万美军驻扎在韩国。自1994年以来,我们一直努力通过《美朝框架协议》来实现第二条。根据该协议,朝鲜的钚生产计划被取消了,为此美国同意向它提供轻水反应堆和重油。
    只要朝鲜继续违背它作出的国际核不扩散承诺,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就不应该提供朝鲜重油和轻水反应堆。我们应该警告平壤,任何企图将废弃燃料棒中的钚分离出来的举动,都将对美国及其盟国构成现时的威胁。对宁边实施迅速而准确的空袭可能是阻止朝鲜扩大它现在拥有的核武器能力的惟一方法。
    在举行任何双边会谈前,我们应该坚持让平壤现在就把浓缩铀加入现存的钚分离冻结条款中。
    一旦范围扩大了的冻结条款到位,我们就应该谋求解除平壤的铀浓缩计划。把现存的废弃燃料运出朝鲜,继续冻结钚直到朝鲜的再加工能力也被消除。
    除了对已宣布的宁边核综合设施进行核查外,还应该对任何可疑的非法核活动现场进行国际核查。
    如果平壤拒绝冻结条款,那么国际社会应该对它持续违背核不扩散承诺作出反应,对它实施制裁:对贸易和投资实行禁运,禁止海外朝鲜人汇款到朝鲜,直到朝鲜因完全履行核不扩散义务而使全世界满意为止。
    朝推迟日朝磋商
    【日本《朝日新闻》11月15日报道】题:朝鲜表示将“无限期推迟”日朝安全保障磋商
    朝鲜外务省在14日的发言人谈话中谴责说,日本方面不让回日本探亲的5名被绑架者返回朝鲜是违反协议的行为,然后表明了这样的态度:如果这些人不回到朝鲜,那么,包括预定在本月举行的日朝安全保障磋商无限期延长在内,“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朝鲜当局人士谈及推迟磋商尚属首次。不妨认为,这是因为朝鲜对日本方面的如下方针越来越感到焦急:日本政府决定使5名被绑架者定居日本,而且表示要把弄清绑架事件和朝鲜开发核武器等问题放在首位。恢复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将愈加困难。
    小泉首相14日晚就朝鲜外务省的警告明确表示:“这是朝鲜方面目前的态度。日本方面的方针是按照既定方针办。(5人)不会回朝鲜。”

科氏再竞选总统

    【路透社贝尔格莱德11月14日电】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今天说,他将成为于12月重新举行的塞尔维亚总统大选的候选人,上个月的总统大选因投票人数过少而宣告失败。
    他在总统竞选中的主要对手预计是塞尔维亚激进党领导人舍舍利,他是一个民族主义强硬分子。

马哈蒂尔再言退休

    【法新社吉隆坡11月14日电】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今天说,他希望在明年10月举行大选前退休。
    他说:“不管举不举行大选,我都将在明年10月退休。但是我更希望在选举之前退休。”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