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0-03-19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北约在科索沃处境尴尬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3月13日文章】题:北约在科索沃处境尴尬
    公众对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长官库什内和科索沃维和行动司令赖因哈特提出了批评,批评他们不胜任使命,而且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公众的批评促使北约就补救措施和增加兵力问题进行讨论。增加兵力的建议是华盛顿提出来的,巴黎以愿意增加一个营的兵力作为对这个建议的答复。
    另一方面,北约的伙伴们也知道,它们最终要为科索沃的局势和结果负责,因此,它们不可能无限期地等待警察和欧盟的人员。它们在以下问题上的意见也是一致的,即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244号决议(这个决议是1999年同俄罗斯共同达成的并得到了北京的承认)至少需要有一个一致的解释,以便可以把它用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塞尔维亚,但在法律上还是属于“南斯拉夫”的省。
    驻科索沃、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以及希腊的4.5万兵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足可以控制科索沃的局势的。加强兵力问题是不能拒绝的,至少在过渡时期是不能拒绝的,因为阿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暴力有可能重新导致武装对抗
    布鲁塞尔持这种有限的乐观主义的目的是,不是自己在制造紧张空气,因为,人们本来就没有找到制止大规模敌对再次发生的合适手段。有人也公开承认,目前缺乏所需要的情报信息,以至于对形势仍然不清楚、没有把握。这一点一年来对北约和盟国政府来说一直是一种灾难。这种情况无助于做出政治决策。科索沃维和行动难以平息贝尔格莱德不断的反抗和制止阿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挑衅的政策就集中说明了这个问题。鉴于俄罗斯的态度,就是在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访问俄罗斯首都后,同莫斯科的谈判也仍然是困难的。
    因此,西方暂时会继续执行这种举棋不定的科索沃政策。这种政策在塞尔维亚—南斯拉夫国家联盟的自主权和科索沃人所追求的但遭到塞尔维亚人拒绝、也是北约迄今所不希望的科索沃独立之间摇摆。但是,西方的这种举棋不定的政策会使北约在政治上失去活动能力,增加混乱,从而有利于双方的极端分子。

挪威组成新内阁

    【路透社奥斯陆3月17日电】挪威新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今天组成了一个年轻的工党内阁,以接替上周因未能通过议会一项环保问题投票而下台的中间派联合政府。
    斯托尔滕贝格在拜访了国王哈拉尔五世后对记者说,他任命49岁的前首相托尔比约恩·亚格兰为外交大臣,任命40岁的前渔业大臣卡尔·埃里克·舍特—彼得森为财政大臣。
    斯托尔滕贝格昨天刚庆祝完41岁生日,是挪威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34岁的议员奥拉夫·阿克塞尔森被任命为石油与能源大臣。
    几乎半数大臣为女性,其中包括前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的妹妹、司法大臣汉内·哈莱姆。
    【法新社奥斯陆3月17日电】挪威今天说,尽管目前挪威成为欧盟正式成员的可能性还不大,但是挪威会更加紧密地和欧盟进行合作。
    挪威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此间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尊重挪威人民在1994年对欧盟说不这一事实。”在此之前,斯托尔滕贝格组建的年轻的新政府刚获得国王哈拉尔五世的认可。
    斯托尔滕贝格说:“我们的目标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合作手段,推行一种更为积极进取的对欧政策。”

国际危机应对小组两份报告披露 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社会混乱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3月15日报道】题: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处于无法无天的混乱状态(记者巴里·詹姆斯发自布鲁塞尔)
    两份新的报告指出,在巴尔干冲突结束快一年的时候,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省份科索沃已经被犯罪和腐败所控制,该地区成为向西欧贩卖人口和毒品的渠道。
    本月发表的这两份报告是总部在布鲁塞尔的国际危机应对小组起草的,它是对巴尔干局势有专门研究的非政府组织。由于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正在
    国际危机应对小组说,在阿尔巴尼亚,“犯罪和腐败的猖獗”已经使大部分人“对民主感到失望和失去兴趣”。阿尔巴尼亚当局对“有组织犯罪的持续增多一直束手无策,犯罪组织似乎加强了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和两个主要港口城市发罗拉和都拉斯”的犯罪活动。该小组的报告说:“这一现象显然与阿尔巴尼亚周边国家的有组织犯罪网有关。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为非法向西欧贩卖人口和毒品的跳板。”
    与此同时,在阿族人占多数的科索沃,国际危机应对小组援引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话说,国际社会可能面临扶植一个“毒品加黑手党式社会”的危险。报告说,毒品走私获得的巨款已经进入科索沃解放军或其相关组织的帐户。科索沃阿族走私者因在国际武器走私中使用暴力而著称。报告接着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巴尔干民族犯罪分子参与了在美国的犯罪活动。”报告警告说,国际组织将很难找到“没参与过犯罪或其它严重违法行为的,并非完全不能接受的”科索沃解放军成员并与他们合作。
    报告说,在阿尔巴尼亚,国际社会需要通过提高工资和培训加强那里的司法建设,同时建立一支受过良好训练,收入较好的警察队伍并建立防止冲突中心以防出现流血冲突。
    报告说,犯罪现象非常普遍以致希腊海关官员发现,最近到希腊进行官方访问的阿尔巴尼亚内务部长乘坐的是一辆被盗的奔驰。报告还说,一些政界人士,甚至高级警官也参与了犯罪,使犯罪集团得到庇护。报告说:“这造成了一种荒谬的现象,警方针对毒品走私采取的重大行动往往就是毒品走私犯自己领导的。”大量毒品来自土耳其和马其顿,然后通过意大利的巴里和安科纳港运往欧洲。报告还指出,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被绑架或被骗卖淫,继续上学的女孩逐渐减少,因为她们的父母担心她们的安全。

美枪支管理有小措施

    【法新社华盛顿3月17日电】克林顿政府今天宣布,枪支制造商史密斯和韦森公司为了平息联邦和州政府因与枪支有关的死亡事件对该公司提起的诉讼,已同意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它将拯救人们的生命。”他强调说:“史密斯和韦森公司同意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来减少国家的枪支暴力行为,是一种为美国人民利益服务的负责任的举动。”
    根据此协议,史密斯和韦森公司一旦同意在安全、设计和销售方面采取措施,对该公司枪支制造引起死亡的相关诉讼就将被撤消。协议规定,所有手枪都必须带有隐藏编号,枪支内部和外部有锁定装置并有保护儿童安全设置。

印否认印巴将爆发冲突

    【路透社新德里3月17日电】印度今天指责巴基斯坦军事统治者以“圣战”为名实施恐怖主义行动,但是它认为有关印巴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对立国即将爆发冲突的猜测只是流言蜚语而已。印度外交部长贾斯万特·辛格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下周即将访问南亚之前说,印度并没有在印巴国际边界沿线集结防御兵力。
    【法新社新德里3月17日电】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今天播出的访谈节目中警告说,如果巴基斯坦企图越过有争议的克什米尔边界发动新的入侵行动,印度将“非常强烈地”作出反应。他说,与导致去年夏天长达2个月的血腥边界冲突“相类似的情况”正在逐步形成。

西班牙首相制定新政府目标

    【埃菲社马德里3月17日电】刚刚再次当选西班牙首相的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今天制定了新政府的六项目标,其中包括消灭恐怖主义、巩固西班牙的国际影响和继续推进经济改革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他说:“我们将实行一项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产生于政治和社会对话的平衡的改革。”他还说,下周将与卡塔卢尼亚和加那利群岛的民族主义者以及社会人士进行会谈以争取达成一致。阿斯纳尔指出,在今后4年的优先目标中,包括保持西班牙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宪法和政体的稳定。另一个目标是消除“埃塔”组织的恐怖暴力活动并开辟和平之路。
    阿斯纳尔还说,将继续为实行包括新的税收改革、加强经济自由化和加强竞争等措施在内的经济稳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他还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教育和法律体制。他希望西班牙“在国际上产生更强的影响力”。

亚夫林斯基不赞同普京政策

    【俄通社—塔斯社下诺夫哥罗德3月17日电】俄罗斯总统候选人之一亚夫林斯基今天在此间说,他在总统竞选中的任务是战胜久加诺夫,进入第二轮选举。亚夫林斯基表示不赞同普京的政策,也不会参与实施这种政策。
    【俄通社—塔斯社埃列克特罗波耶斯特3月17日电】俄罗斯代总统普京今天在此间说,在第一轮还是第二轮选举中获胜没有意义,“最主要的是看结果如何”。

挪威新首相斯托尔滕贝格简介

    【路透社奥斯陆3月17日电】挪威新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是这个国家最强有力的王朝中最近升起的新星之一,从巴尔干到中东,这个王朝的成员都曾经发挥了促进和平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年轻的斯托尔滕贝格神采奕奕,风流潇洒。他16日刚度过了他41岁的生日,是挪威最年轻的首相。
    在民意测验中,斯托尔滕贝格一直处于最受民众欢迎的政治领导人的行列。1993—1996年,他担任了石油和能源大臣,1996—1997年曾任财政大臣。在80年代,他一直被称为当时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的“王储”。
    对于社会福利和环保事业,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发言人,他在谈话中甚至急于在挪威——这个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之一——实行平均分配财富的做法,这个国家有着最发达的福利制度。
    他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强有力的控制,他说,理想的未来是在挪威的公共部门实现最高的就业率,不再有人长期失业,只有很少的农场主和更多的移民。
    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充满自信心——被他的批评者称为傲慢——的政治家,在电视辩论中,与那些反对派相比,他常常处于优势。曾获得经济学位的斯托尔滕贝格对人们的这样一种说法不屑一顾:他能够平步青云是得益于他的家庭。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歌手藝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