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9-10-11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美国老兵讲述 老斤里大屠杀事件经过

    【美国《新闻周刊》10月11日一期文章】题:“我一直想悔罪”——一
名美国老兵语
    多年以来,距韩国首都汉城约100英里的老斤里(前译努勤里——本报注
)农民一直指控美军曾于1950年7月26日,即朝鲜战争初期在该村屠杀了
数百名平民。但美韩两国政府坚决否认此事,并拒绝所有赔偿和修建纪念碑的要
求。上周美联社发表了一篇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报道文章,从而使此事引起广泛
关注。文章中,包括爱德华·戴利在内的一些美国老兵首次证实了老斤里人的说
法。68岁的戴利本周向《新闻周刊》记者讲述他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
    “1950年7月初,19岁的我在前往朝鲜半岛之前就听说美军在朝鲜战
场上损失惨重。但当我们在日本登上前往朝鲜战场的运兵船时,军官们却相当乐
观地说,美军将很快打败北朝鲜军队,两个月后重返日本。不过,很快我们就认
识到这种预言是错误的。
    “因为台风肆虐,我们在抵达朝鲜半岛三天才得以上岸,我记得那天是7月
21日。在暴风雨中我们登上开往黄涧的火车,那里离前线仅有几英里。一路上
几乎没人说话,气氛非常压抑。因为大家都知道过不了几个小时,我们这群没有
受过多少军事训练的年轻人就要面对凶猛的敌人。面对一个我们知之甚少的民族
,谁知道自己能否活着从战场归来?
    “7月26日我们奉命去某地救援一支遭北朝鲜军队围困的部队。但我们没
能到达目的地,因为成千上万从朝鲜北方逃出来的难民以及夹在中间的大量美国
士兵、军车和装备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猛然面对如此众多的朝鲜人,让我们感到
有些紧张。因为当时有报道说,很多北朝鲜军人装扮成平民混在难民中间,他们
手中可能还有武器。但我们无法从难民中辨认出北朝鲜军人。
    “没过多久,又有消息说两辆北朝鲜军队的坦克藏在附近,这使我们更加心
神不宁。后来,几架显然是在搜寻北朝鲜坦克的美国轰炸机开始向公路一侧的难
民猛烈扫射,本来秩序还算可以的难民队伍顿时乱作一团,人们惊叫着四下逃窜
。约200人(其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逃到附近的老斤里的铁路桥下,我所在
的部队也撤到离该桥不远的地方。
    “上司命令我们在桥两头架起机关枪以防任何混在难民中间的北朝鲜军人逃
跑。就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零星听到显然是北朝鲜军人使用的那种步枪
的枪声。上司跑过来对我们说‘向桥下射击!’作为军人,我们只能执行命令。
随着枪声响起,一排排的朝鲜难民倒下去。我知道其中有很多妇女儿童,但我更
愿意相信那里面有很多敌军的士兵。
    “这场屠杀大约持续了30分钟,尽管机关枪的噪声已经很大,但我还是能
听到妇女儿童的惨叫,而且叫声经久不息。当时的场面非常可怕。我的一些战友
还跑过去看了看被他们杀死的朝鲜人,我却没有那份勇气。从朝鲜战场回来,我
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这件事,仿佛又听到那种凄惨的叫声。我一直在乞求
上帝的宽恕,希望有一天能够向朝鲜人悔罪。我们不想被人们视为屠夫。最应该
遭到诅咒的是战争。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就是无辜的百姓!”

老斤里可怕的三天三夜

    【美国《新闻周刊》10月11日一期文章】题:可怕的三天三夜
    现年62岁的韩国农民郑九浩是50年前美军在老斤里铁路桥下屠杀数百名
朝鲜难民事件的约20名幸存者中的一员。上周他对本刊记者讲述了那场劫难:
    “我永远忘不了1950年7月26日那天,当时我13岁。那天天气奇热
,我们一家四口(父母、妹妹和我)同其他约500名难民正沿着老斤里附近的
铁路线向南方走,周围有不少美国大兵。突然,几架美国战斗机开始向我们扫射
,并投下炸弹。
    “仅仅几分钟,那条铁路就被鲜血染红了,到处是刚刚倒下的尸体。可能有
100多人当时就死了,还有100多人逃到了附近的山洞里。后来一些美国大
兵让我们躲到两个约10米高的铁路桥洞下,约有300多人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在桥下呆了数小时。但美军根本没有让我们离开的意思,一旦有人试图逃走,
他们就开枪射击。
    “到黄昏时分,美军用探照灯对准我们,然后开始向我们扫射。约100多
名腿脚利落的中青年难民(其中包括我父亲)逃离了现场。但大多数没有能力逃
跑的妇女儿童就惨死在美军的枪下,我们这些幸存者躲在尸体下面,逃过了美军
在后来的三天三夜里不时扫射过来的子弹。当时我想我可能没法活着出去了。
    “我母亲在这场屠杀中死去,当时她将我和妹妹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为
我们阻挡射过来的子弹。在那可怕的三天三夜里,我和妹妹只能靠喝附近混着血
水的溪水维生。后来我经常做噩梦,而且永远不能忘记母亲最后的惨叫。至今我
仍不明白美军为什么要杀害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图片新闻:美联社选出百幅世纪新闻照片(二)

    一九零五年十月四日 美国
    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的飞机起飞了!这次飞了二十四哩。
    一九一六年三月十
    美国和墨西哥开战’于戒备状态。
    一九一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美国
    芝加哥一条游船翻覆,八百多人被淹死。

美国《外交》杂志文章 美国当了老大后怎么办(八)

    如果当时就考虑这些问题,那么美国就不大可能占领海地,而且也不可能把
索马里的干预行动扩大为建设国家的行动。不过,美国更可能会在波黑和卢旺达
尽早采取行动,因为规模较小的干预本来可以制止大屠杀。
    因此在不考虑如何干预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回答是否进行干预的问题的。有必
要全面衡量各种外交政策手段——包括外交行动、政治和经济制裁、鼓励措施、
秘密行动和动用军事力量等——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带来的好处。军事选择也
可以进一步分为支持冲突中的一方、通过派兵或扬言采取行动进行威慑、建立安
全区、通过轰炸来削弱或迫使一方就范、部署联合武装部队在战场上打败一方或
更多方、建立国家、出兵维持和平等。
    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与目的有关。采取人道主义干预行动可以是为了
支撑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为了使整个国家的人民摆脱危险,还可以是为了保护
一个国家的部分人民,使他们不受政府或其它集团的压迫。
    偏见可能引起动荡
    人们常见的主张自治的偏见可能会引起动荡的,因此应该全面考虑下述几个
因素。必须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历史观点可以是积极的,它反映出
一种传统;它也可以是消极的,因为它产生于压迫的必要性之中。第二个要考虑
的问题是存活率:如果一个新国家注定要消亡,那么鼓励其独立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内部的稳定和一个新政府可能会对其公民采取什么做法。
如果国际社会当初能够采取更多的措施以便把支持前南斯拉夫部分地区的独立以
保护少数民族为条件的话,那就好了。第四个因素是地区稳定和邻国可能作出的
反应。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美国才反对巴勒斯坦单方面宣布的自决。这样做是正
确的。以色列对于这一决定具有根本的利害关系。同样,库尔德人建国的意愿必
须在土耳其和其它国家要求的权利的背景之下来加以考虑。美国绝不应该追求比
人道主义条件所需要的更雄心勃勃的目标。
    政策的不连贯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其一定的好处。到处进行干预可能会弄
得美国精疲力尽;不进行任何干预又会助长冲突,而且还会损害美国对自身及其
行善能力的信心。
    对人道主义干预采取有限限制的做法既不可能令那些希望它成为美国外交政
策中心的人满意,也不可能令那些希望它退居次要地位的人满意。不过,如果情
况不是十分危急,如果找不到合作伙伴或者其它大国反对美国进行干预,美国的
军事行动必须有一定限度。促进世界秩序的这一部分不应该以破坏世界秩序的其
它部分为代价。最终,秩序与正义相比,前者更为根本;人们可以在没有后者的
情况下拥有前者,反之却不行。实施这一点将需要纪律的约束,而纪律又是外交
政策所必须的,假如紧迫性不排挤重要性的话。
    任何对这种看法持怀疑态度的人只需要简单考虑一下国际秩序其它三个方面
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崩溃所付出的代价就行了。重大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
散或使用、全球金融崩溃都将给美国社会造成深刻、直接的影响。损害人道主义
的行动不可能造成全球规模的、类似的破坏:结果,美国在对付这些损害人道主
义的行动时必须避免危及更大的利益。(八)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