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5-02-04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克格勃的今与昔

    【俄罗斯《知识就是力量》文章】题:克格勃:昨天,今天……明天?(作者弗拉基米罗娃)克格勃和党—孪生兄弟
    警察国家指的是拥有强大的秘密政治警察机构的国家。这类机构所追捕的并不是强盗或杀人犯,而是持不同政见者。苏联的秘密警察机构建立于1917年12月,下面一系列名称反映了该机构的发展历程:契卡(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安局,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部内务部,最后是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人早已将所有这些名称简称为“机构”。
    “机构”的工作人员是一帮典型的高薪官僚,他们渴望保住自己的职位,尽力讨好上司以求得到赏识。进入“机构”工作的知识分子则大多站不稳脚跟,他们当中多数被排挤出去,留下的肯定也升不了官。
    “机构”工作人员做事如军人般精确,对上级无条件服从。他们并不按科学逻辑来思考问题,他们所采用的是职业警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公理是——不要相信人的每一句话:除了改善生活的自私愿望外,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信仰,每个人都愿意为实现这种自私愿望而去做任何事情。因此,这些工作人员打心眼里认为,那些持不同政见者不是骗子,便是心理不正常的人。
    他们认为保卫政权和本阶级特权是至关重要的。即便心中还残留着一点疑惑,那也被国家安全机构中滋长的帮派习气和优越感所淹没。他们周围弥漫着受到官方吹捧的神话——讲述他们的英勇气概、对敌人的冷酷无情、对上级的忠贞不二以及其他党卫军式的高尚品质,说这是党卫军式的品质也许并不过分:这种思想体系完全可以用希姆莱的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荣誉叫做忠实。”
    克格勃作为一个苏维埃机构,也要定计划,写总结,它有复杂的官阶等级制度,有鼓励,有惩罚,亦有党、团生活会——其他任何苏维埃机构中所有的一切它都有。
    “机构”享受许多特殊待遇报——酬优厚,住高级疗养院,到国外出差,但是党中央却始终刻意与机构保持着距离。
    有趣的是,1991年,当克格勃意识到苏共气数将尽的时候,它立即改变了对苏共上层的态度。读读这一时期的党中央文件是很有意思的。党的领导人希望免受窃听,于是求助于机构的专业人员。过去,对于机构的专家来说,这是件光荣的事情,现在他们却开始漫天要价。党中央讨价还价,克格勃坚决不退让。最后中央只好作出让步。这种事以前从未有过。
    1991年8月之后,有关方面开始讨论彻底改组克格勃的问题。然而,事实上改组根本不彻底。克格勃改了名,撤销了一些处室,成立了独立的对外情报局,也辞退了一些人(基本上是那些不合领导心意的),几个老头被打发退休,但主要人员基本没有变动。社会科学界中的克格勃
    克格勃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异己分子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最初是驱逐出境,而后是流放到西伯利亚,最后则是法西斯式的毁灭。
    30—40年代,试图客观研究苏维埃社会发展的社会科学界人士被称作“右派分子”和“奸细”,战后,这些人被扣上“西方走狗”的帽子,到了70—80年代,这些人又被称为“苏联现实的诋毁者”。
    克格勃对社会科学界施加影响的另一个方法是,把那些我行我素的科学家的名字录入报刊秘密检查总局的“黑名单”,从此他们的任何作品都不能发表。这些黑名单上的人表面上仍拿原来的工资,但作为一名学者已不复存在。此外,克格勃还在报纸上对这些人大肆诽谤攻击,这样一来,这些学者便无法更好地工作。
    这是克格勃对付科学家的特有手段。然而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克格勃将整个科学界都推入了一个信息几乎完全封闭的真空里。这一信息真空是借助于一整套措施建立的,这类措施包括:清洗科学书库,取缔革命前和革命后初期的俄罗斯社会学家和政治家的著作,把绝大多数有关社会经济和生产的统计资料“列为密件”(据说是要防范美国的间谍)。在50年代初期,甚至连国内总产量和农作物收成状况都列入机密范围,更不用说收入分配状况、劳动报酬以及个人副业产品所占比重——这些资料均被封锁,公开这类消息相当于刑事犯罪。
    一道坚实的“铁幕”将苏联学者同国外科学界隔离开来。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无法想象当时那种气氛
    ——什么都是“秘密”,舆论宣传脱离社会现实,到处是欺骗和意识形态上的过敏。老一辈社会学家就是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他们成果寥寥是不足为奇的。「安特案件」及其他
    安全机构现在已适应了新的形势。它不仅改了名称,而且也改变了工作方式——近期越来越积极地进入经济领域:交易所、银行、合资企业,还参加私有化证券拍卖会。受其庇护的非法交易已同合法经营合为一体。
    克格勃到处插手,到处制造混乱,使正常的经济关系无法得以发展。现在的克格勃,大概并不总是直接施展淫威,但它的所作所为无疑扰乱了俄罗斯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其证据之一是彼得·什帕金向我们讲述的“安特案件”。
    据什帕金讲,安特公司曾为克格勃研究了若干项目,其中包括研制一种专门的震荡器,这种震荡器可以对人产生作用,无论此人走到哪里。什帕金说,最初,安特公司同克格勃的关系相当友好。
    1989年初,安特公司成立了一处,过了一段时间,安特公司建立起自己的特工机构,此后安特便同克格勃发生了争执,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导致雷日科夫下台。
    近年来影响最大的一个案子是有关波罗的海海运公司前总经理维克托·哈尔琴科的案件。波罗的海海运公司拥有300艘大型轮船,按国际标准,这算是一家大公司。其领导人哈尔琴科声名显赫,为人处事不同寻常,他在公司推行了股份制,并于1991年将船上的所有克格勃人员(或为大副,或为无线电报务员)全部调到岸上。
    此外,他还将公司办公大楼里的克格勃人员(占了大楼整整一层)全都清除了出去。此事自然引起了克格勃的愤怒。不久便有了回应。首先是《圣彼得堡晚报》和《接班人》登出文章,诬蔑哈尔琴科,说他推行的私有化运动是在瓜分国家财产,然而这只是迫害的开始。
    波罗的海海运公司决定用自己的外汇资金购买巴利阿里群岛上的一家三星级饭店。公司需为此付出约2000万美元。1992年初,公司必须交付剩下的500万美元,但在此之前,公司在对外经济银行帐户上的外汇资金已被冻结。尽管公司得到了叶利钦的支持,但银行还是不给钱。结果,那家饭店被拍卖给了德国东西方贸易银行下属的阿尔法贸易公司。东西方贸易银行曾参与将苏共资金转移到西方的活动,并与克格勃有联系。波罗的海海运公司失去了对饭店的一切权利,购买饭店的2000万美元也留在了国外。
    去年2月,哈尔琴科被逮捕,其罪名是滥用职权——从国际民间组织“世界实验室”那里获得4万美元差旅费(指控纯属一派胡言,有关差旅支出的所有单据均是以正当方式办理的)。由于哈尔琴科被捕,许多西方公司废除了同波罗的海海运公司签订的合同。
    哈尔琴科案件目前还没有结案,审讯期已经延长。
    所有这类案件尽管大小不一,但都说明一个问题,律师列兹尼克一语中的:“克格勃总是竭尽全力防止经济领域出现新事物的萌芽。”
    经济自由党主席康斯坦丁·博罗沃伊也谈到了这一点,他指出,每一个新建的商业机构都会被建议安插特工人员。其模式只有一种:先是商业机构受到恐吓勒索,紧接着克格勃建议提供帮助,此后克格勃势力便渗入这家商业机构,该机构从此失去自主权。至于克格勃的明天,已经很清楚了。总统已下令:永远禁止安全机构从事政治侦讯活动。(赵志鹏译)

话说金里奇(下)

    1974年和1976年,金里奇两次参加议员竞选。如果不是恰逢反共和党浪潮的顶峰时期,说不准他已经成功了。第一次是因为水门丑闻刚过,共和党名誉受损;第二次正值民主党人卡特当选总统,共和党受挫。
    1978年,金里奇第三次冲击议员席位。这一年,35岁的金里奇终于圆了20年的议员梦。
    这次竞选与前两次截然不同。前两次参加竞选时都是业余政客从中张罗,热心于环境运动和大学校园里的积极分子也主动提供帮助。
    这一次,环境主义者和大学里的支持者都没露面。自愿帮助金里奇竞选的大多是共和党正式成员。
    金里奇的竞选口号也发生了彻底变化。他自己说,这三次竞选都不包含意识形态因素。每一次,他都是根据对手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最后,他以领先5万张选票的优势战胜了对手。
    在祝酒会上,他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在来宾中穿梭,不住地与人握手致意。他没有得意忘形,完全是一种职业家的风范,仿佛在暗示:我必须跟人握手,必须发表致词。金里奇没有大喜过望,因为他面前摆着艰巨的任务。竞选刚过,他马上到了华盛顿,会晤全国共和党国会委员会主席盖伊·范德贾格特,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和党应制定计划,成为美国的多数党。
    为了这个目的,金里奇进入国会的第一年就领导共和党人对当时的民主党议员查尔斯·迪格斯发起了进攻。迪格斯被指控挪用国会工资。最终,迪格斯进了监狱。
    第二年,他又组织了一次扩大共和党声势的活动,率领议员候选人前往华盛顿,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纳德·里根出现在国会,从而吸引选民的注意,鼓励他们选举共和党人做总统。
    这两件事突出了金里奇竞选中孜孜以求的两个目标——壮大共和党,削弱民主党。
    虽然金里奇在竞选中抨击对手,标榜自己的家庭价值观,然而他那时正卷入一场婚外恋。尽管人们仍然看到他与杰基手拉手散步,但他们的婚姻正面临着一场危机。为了支持他的政治事业,杰基做出了重大牺牲。全城的人都爱戴她。可是,金里奇自己说,那时他和杰基已经完了。
    他们结婚时,他才19岁,杰基26岁。1980年,金里奇起诉离婚,第二年,娶了比他小8岁的玛丽安娜·金瑟。
    有人批评他的行为有悖于他自己提倡的道德观。金里奇不以为然。他说:“我想说的是,人都有错,人毕竟是人……所以,我能说的就是:我过的是正常人的生活。”
    在他和杰基分居期间,杰基向法院提出上诉,说金里奇每月仅提供她们母女三人700美元的生活费。法院调查的结果表明:金里奇几乎没有积蓄。即便是今天,他列出的单据表明,他的投资不超过1.5万美元。批评他的人说,赢得第三次竞选之后,金里奇变得傲慢而专横。
    “如果他对某书感兴趣,手下的人也得读一读。”比如,他要求大家读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因为这本书对他的政治理想很重要。
    理解金里奇的价值观,首先必须进入他的动机王国。第一,必须理解:生活不易。
    在《历史与领袖》这盘录音带中,金里奇说:“以为生活很简单,困难是题外事,那是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犯下的一大错误。我认为恰恰相反。生活一般来说都很艰难。你得辛苦地工作,养家糊口……”
    实际上,竞选胜利后的金里奇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他从一位“温和派”变成了保守派。当然,他仍然没有放弃两大问题:环境与民权。(下)

印度女警官贝迪去白宫吃「早餐」

    【法新社新德里1月23日电】印度第一位女警官基兰·贝迪今天说,她已获准在下个月到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起参加早餐会。
    督察长贝迪是印度防备措施最为严密的蒂哈尔监狱的负责人。
    2月2日,她和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代表一道参加在白宫每年举行一次的早餐祈祷聚会。
    去年,贝迪荣获麦格塞塞奖,也收到了与克林顿总统共进早餐的邀请。但印度政府不让她去美国,也没有说明原因。
    今年,印度内政部为她开了绿灯。贝迪说:“我期待着这次出访。”贝迪在1972年成为印度第一名被警察机关录用的妇女。她因在蒂哈尔监狱实行广泛的改革而赢得赞誉。
    蒂哈尔监狱由英国人所建,当时可容纳2000个犯人,现在关着9300个犯人。贝迪45岁,她由于在印度这所最大的监狱清除了吸毒和腐败而为人称道。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