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4-04-15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大国之间的又一轮角逐

    北约所属的4架美国战斗机在不到24小时内两次袭击了包围波黑穆斯林城镇戈拉日代的塞族武装阵地。据北约人士说,这项干预行动是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联合国驻波黑特使明石康的请求而进行的,空袭的目的在于阻止塞族武装对戈拉日代的炮击,并保护在该市的12名联合国观察员和联合国部队的安全。
    然而从解决波黑危机全过程的角度来看,这次行动可以被视为大国势力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在这一地区进行的新一轮角逐的开始。
    今年2月份,北约向波黑塞族发出了欲实施空中打击的“最后通牒”。在俄罗斯的积极介入和斡旋下,这场风波以塞族撤出重武器而告结束。这是冷战以后欧、美、俄争夺势力范围的一次直接交锋。被舆论称之为俄罗斯外交的这一重大胜利,始终使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耿耿于怀。
    3月初,波黑穆、克两方在美国的撮合下签署了一项建立联邦制国家的协议。紧接着在此范围内,两方的军事领导人又就组建联邦军队达成协议。
    当时有人担心,由于波黑危机的根本原因尚未消除,不排除穆、克结盟在军事上共同对付塞族的可能性。果然,穆军很快于3月底对塞族阵地发动了春季攻势,并与克军联手首先在马格拉伊等地同塞族武装展开激战。
    在此之前,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曾多次呼吁穆斯林不要向塞军挑衅。塞族军队也警告说,穆军必须停止进攻,否则将失去他们通过政治手段得到的领土。
    由于在“最后通牒”风波中得到了俄罗斯的公开支持,塞族已不再感到孤立无援。穆斯林武装发动全面攻势以后,塞族武装立即予以反击。其中以双方在戈拉日代市的战斗尤为激烈。
    戈拉日代市是波黑东部的一个穆斯林飞地,有居民6.5万人。1993年4月16日被联合国确定为6个“安全区”之一。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保护区”应为非军事化地区,但是穆军却以万人的兵力向该市周围的塞族阵地发动进攻。
    近两周来,塞族武装以密集的炮火予以报复,并从南北两面向该城推进,首先突破了南部外围防线。两军司令9日在萨拉热窝机场就停火问题举行谈判破裂以后,双方战斗更加激烈,已造成103人丧生,430余人受伤。
    北约的飞机对塞族阵地实施第一次空中打击以后,塞方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取消了原定11日同美国特使雷德曼的会晤,并宣布暂停同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切接触。塞军司令姆拉迪奇指责北约偏袒穆斯林。他说,在穆军进攻塞军时,北约未曾说过一句话,现在塞军奋起反击时,却遭到了北约的空袭。
    其实,波黑问题的解决早已不能完全取决于波黑交战3方自己。北约发出“最后通牒”以后,大国势力在这一地区的公开争夺已使波黑局势和力量对比出现新的转折。这种趋势的发展无疑将使波黑危机的和平解决进程更加复杂。
    据北约人士说,北约的空袭行动旨在保护联合国观察员,并促使塞族参加和平谈判。但是塞方认为,这是美国和西欧大国欲通过武力压其按美国提出的方案加入穆、克联邦的手段。
    这是塞族人不能接受的。美国的一家报纸评论说,克林顿已经使塞族人流了血,他又如何能把他们请回到谈判桌旁?此外,美国假手北约对塞族阵地进行空中打击的最终目的绝不会仅仅是击毁几辆塞军坦克。从实质上讲,其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军事意义。
    自俄罗斯重以大国姿态登上波黑舞台,并成为东正教盟友塞族的保护国以来,北约一直想伺机出一口气。2月28日凌晨,当卡拉季奇前往俄罗斯访问时,北约以违反“禁飞令”为由击落了4架塞族飞机,以儆效尤。
    法国总理巴拉迪尔3月13日未经宣布突然对波黑北部城市比哈奇进行了闪电式视察,名为哀悼在那里阵亡的法国士兵,实际意在向世界表明,法国亦不甘心在解决波黑问题上当“配角”。
    事实上,北约飞机袭击塞族阵地,其震动却波及了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外长科济列夫和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等均迅速作出反应,对北约再次绕过俄而单方面对塞族采取行动表示了强烈不满。副外长丘尔金明确表示,空袭行动威胁了波黑和平进程,有可能加剧前南斯拉夫其他热点地区的局势。
    北约的行动是波黑内战两年来联合国首次兑现对塞族武装进行空中打击的威胁,使刚刚让人松了一口气的波黑冲突又出现了一个艰难莫测的开端。
    目前,这一行动可能会引起的后果以及有关各方的进一步动作已成为国际舆论注意的焦点。人们担心,北约的空袭已使自己直接卷入了波黑冲突,这将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前景莫测。
    (邵云环)

联合国维和面面观(四)

行使武力的困惑
    对于联合国积极行使武力的是非问题,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主要加盟国的看法,在最近半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2年1月加利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后,开始探讨在冷战结束后如何使联合国开展有实效又有强制能力的活动。
    根据行使联合国认可的武力能够给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注入活力的想法,开始采取由维持和平部队进行的有强制力(行使武力)的维和行动。
    但是,维和活动在索马里遭到了挫折。今年2月4日,安理会也承认失败,并被迫决定撤走维持和平部队。
    联合国的一位外交官分析说:“这是因为联合国在‘和平概念’之外又加上了正义这种价值观。”因此,不同于过去那种得到当事者的同意才能维和的活动,而是可以单方面认为“正义”而行使武力。
    但是在索马里行使武力却遇到了索马里人的激烈反抗,美国担心会有更多的人牺牲,于是便决定撤军。在前南斯拉夫,虽然给塞族人扣上了“坏蛋”的帽子,但是由于欧美各国的利害关系不同,维和行使武力也走进了死胡同。联合国驻前南斯拉夫特别代表明石康说,“唯有和平才是正义”,这话是很有意味的。
    安理会在2月4日作出决议,大幅度减少联合国在索马里的活动,不再执行维和任务。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说:“保证治安是索马里国民的事情。”
    这番话暗示美国政府不允许再牺牲美国士兵。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维持和平活动,原则是应争端者或当事国政府的要求,只有形势到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的程度才能进行。但是,最近开展维持和平活动和派遣联合国认可的多国部队,除遵循对和平和安全构成威胁这个原则以外,又附加了人道主义援助的“国际义务”。
    而且以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为目的的联合国的介入,又出现了“未必需要当事者同意”的先例,这便是在联合国认可下美军从1992年底在索马里采取的行动。结果联合国的介入遭到了各方的反对,不断发生袭击联合国职员和士兵的事件。
    有的美国人怀疑说:“为什么我们的士兵必须在索马里送命?索马里对国际和平和安全果真构成威胁了吗?”
    在维持和平活动急剧增加的形势下,确保派遣职员和士兵的安全便成了联合国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联合国大会讨论了这个问题,安理会也在去年10月4日作出决议,赋予派往前南斯拉夫的维持和平部队以更大的“自卫反击权”。但是,为了自卫,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反击,对此,联合国尚未作出详细规定。(四)

白宫史话

    【美国《读者文摘》4月号文章】题:白宫欢迎你
    白宫,这座举世闻名的府邸是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从那以后,白宫就成为一种政治权利的象征,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标志。
    白宫很大,可以装进英国的白金汉宫或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它有占地18英亩的草坪和花园,132间房间,412扇门,32间浴室,45个枝形吊灯,66座雕像,492幅油画以及468幅其他的各种绘画。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是白宫的心脏。白宫办公室的开销每年将近3900万美元。
    白宫是世界上唯一经常向公众开放的国家首脑官邸。开放时,每天平均接待7000名参观者,每年出席白宫宴会和招待会的有10万名客人。但是白宫最吸引人的是它记录了近两个世纪以来美国历届总统的荣辱、成功和失败。
    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在那里开始他的8年任期。他在这座美国当时最大的府邸摆上豪华的法国家具,举行狂欢晚宴。最令人注目的是他自己还发明了一种送菜升降机。
    1808年,麦迪逊接替杰斐逊,并于1812年再次当选。在随后的战争中,美国入侵加拿大并焚毁了总督住宅。为了报复,英国于1814年8月24日火烧白宫,只有白宫外部因天降暴雨才幸免于难。
    美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在原址上修复白宫的工程。1817年,詹姆斯·门罗入主白宫。他在房间里摆上法国皇室家具。但是人们并不喜欢门罗一家。他的妻女愚蠢而任性的行为激怒了公众,有一段时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来访客人。
    到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搬进白宫时,它已经有了现在的南廊。在举行就职典礼时,白宫挤满了大约2万名他的崇拜者。
    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白宫则变成了军事指挥部,房间里充满了战争的气氛。第一夫人为了消除对战争的厌倦和恐惧,重新装修白宫,结果,所需费用远远超过国会批准的2万美元。林肯大为光火,他指责妻子在前线士兵忍饥受冻之时奢侈过度。尤利塞斯·格兰特总统的夫人朱莉娅的到来才使白宫恢复其正常的社交活动。朱莉娅称在白宫的这段生活是一场甜蜜的美梦。
    1901年,威廉·麦金利遇刺。当时年仅42岁的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伧促搬进白宫。他的6个从3岁至17岁的孩子把白宫当作游乐场所。1902年,罗斯福下令扩建白宫,但要尽量保持原来的结构。
    1909年,体重300磅·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建了椭圆形办公室。他的继任伍德罗·威尔逊是个心胸开阔的长老会教徒,他满脑子理想。后来,战争狂热使他放弃了和平主义。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他继承了开放白宫的传统,他的夫人则集中精力把第一夫人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人物。与富兰克林·罗斯福相反,哈里·杜鲁门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罗斯福把白宫变成一个供人使用的地方;热爱美国历史的杜鲁门则把白宫变成一个令人敬畏的地方。当他女儿的钢琴腿刺穿了楼下的天花板之后,他下令全面修复这幢房子。九年后,杰奎琳·肯尼迪在房间内摆上古董,以唤起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所有的总统来说,白宫的生活足以使他们回味一生,因为白宫是许多美国人向往的圣地。

斯大林曾计划除掉铁托

    【美国《时代》周刊3月26日一期文章】题:斯大林曾计划在伦敦除掉铁托
    据叶利钦总统的军事和历史事务顾问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说,1953年苏联曾计划趁南斯拉夫的铁托元帅对伦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行刺铁托,这一阴谋在最后时刻由于斯大林病逝而取消了。
    铁托拒绝作苏联的傀儡,因此斯大林计划杀害他,该计划准备使用装在伪装成软饮料瓶的催泪毒气毒死铁托。
    1948年铁托与莫斯科分道扬镳,奉行介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从那以后到1953年差不多5年来,斯大林一直想除掉铁托。
    斯大林谋杀铁托的一些细节是由沃尔科戈诺夫本周在桑赫斯特军事科学院的冲突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透露的。
    他说:“斯大林曾制订了除掉铁托的两套方案,一是在南斯拉夫采取行动,若不成功,在伦敦的苏联特工作准备。”杀手由尼古拉·格里古利维奇担任,此人是人民内务委员部的特工,长期在拉丁美洲担任苏联外交官。沃尔科戈诺夫说:“我在档案馆找到了一份文件,上面有该计划的详细内容和斯大林‘同意’的签名。”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