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5-07-17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亚洲雅皮士回乡参加建设

    【香港《新晚报》七月八日文章】“雅皮士”是最近两年在美国新兴的字眼,是指美国社会新崛起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阶层——年轻城市专业人士。然则“亚洲雅皮士”又是何所指?
    日前在外国报章看到一篇文章,它所介绍的亚洲雅皮士,是指那些到美加等地饮过洋水,学有所成的年轻专业人士。他们属于中产阶级,年龄介乎二十多三十岁至四十岁,其身份象征,是拥有信用卡;拥有法律、商业管理、医学、建筑设计、电脑和程等学位;除亚洲母语外,至少掌握英语或甚至第三种外国语言。
    据这篇文章介绍,亚洲雅皮士本可在外国居留,过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他们并没有乐不思蜀,反而掀起一股回家热潮,返回香港、汉城、新加坡和台北等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亚洲故乡,他们要回家参加亚洲经济建设。
    亚洲雅皮士都年轻有为,能干而魄力大,不愧为社会栋梁。他们经济富裕,有独特的作风,讲究生活享受。亚洲雅皮士的回国热潮,已给当地社会带来一种新消费主义。
    以香港来说,几年前,一些年轻移民离开。但他们寄居外国几年后,感到生活枯燥乏味,产生思家情怀。因此,香港不少“猎头公司”近来收到一些亚洲雅皮士的求职信,其中一些求职信就是从美国寄来的。
    游子归家现象,不仅在香港出现,而且在整个亚洲也可看到。太平洋盆地已被誉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崛起地区,亚洲经济正迅速增长,超越欧美各地,亚洲的工资和职业机会也愈来愈有吸引力。
    与其呆在外国,不如返回家乡开创新天地,好一展所长。据“猎头公司”说,亚洲雅皮士对待工作,非常投入,他们也知道,回家工作,比在纽约或伦敦更加辛苦。
    这些饮过洋水的青年,一般要求年薪二万五千至四万五千美元,此外还要获得房屋低息贷款和医疗保险等待遇。
    亚洲雅皮士是很有品味的一群人,消费力极强,生活带有强烈洋化色彩。他们一方面认真工作,另方面却尽情享受。每天清晨阅读多份报章,工余之暇,还不断进修,吸取外国新讯息。他们每星期做运动几次,近年亚洲各地蓬勃兴起的西式健身室和健美操课程,正好迎合他们的需求。遇上较长假期,他们会带同妻子儿女,到日本或瑞士度假。

巴基斯坦舆论要求:制止黄色录像的泛滥

    去年以来,巴基斯坦政府对录像机进口实行了许可证制度,并规定用户定期缴纳许可证费,这就使录像机进口合法化,市场上销售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巴基斯坦已拥有二十五万台录像机。
    虽然录像带的进口仍不合法,由海关“严格把关”,但据《晨报》透露,每年仍有约三千万盘空白录像带流入巴基斯坦。录像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较快。各种录像带在商店都有出租,选择方便,租金低廉。
    最近,巴基斯坦人士纷纷投书报社,惊呼巴青年成了录像迷。一位教授指出,目前巴青年平均每周观看录像九小时,多半是些无益的印度故事片。此外,他们每天还看三小时电视,而电视节目只有百分之十有助于增进知识,其余的只供消遣。青年每周可供利用的一百一十二小时中,有三十小时花在看录像和电视上。
    由于沉溺于录像,不少青年染上了坏习气,犯罪、抢劫、谋杀、驱车横冲直撞等现象不断发生。警方研究局的统计材料表明,恶性案例已从一九七一年的七万七千起增加到一九八三年的十三万三千起。
    强奸案例增长了一倍半,说明黄色录像确实腐蚀着青年。对此,巴基斯坦社会舆论要求政策制订者、海关和警方予以重视,采取协调行动,严厉惩处败坏青年道德的当事人。
    舆论界还警告说,否则青年将成为社会上令人讨厌的势力,对每个巴基斯坦人的尊严和财产构成一种不安全的因素。
    巴基斯坦有识之士呼吁每个正直的巴基斯坦人要制止污秽色情录像的泛滥,防止年轻一代受其毒害。
    (本报特约记者张芝年伊斯兰堡来讯)

“不是流行音乐会,而是救人活命”

    【路透社伦敦七月十三日电】摇滚乐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演出今天在乐迷们的大喊大叫声中开幕。首场演出是一次长达十六小时的跨大西洋的电视实况表演,目的是为挨饿的非洲人募捐。
    这次音乐会的发起人说,一百六十个国家的十五亿电视观众将能看到一大批世界超级歌星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和费城约翰·肯尼迪体育场的实况表演。
    这两个体育场里挤满了十六万多摇滚乐迷。演出实况通过电视卫星向全世界播放。参加演出的明星包括鲍勃·迪伦、保罗·麦卡特尼、米克·贾格尔和戴维·鲍伊等,他们都不收演出费。
    南斯拉夫转播了演出实况,但整个苏联集团都没有转播。
    一些热心的人为了参加这次音乐会,竟向兜售入场券的人付出了比正常票价三十五美元高三、四倍的价格。全部七万二千张票在几周前就已销售一空。演出开始后仅十五分钟,组织者们便说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要求为救济灾民捐款。
    这次演出的发起人音乐家盖尔多夫说:“对我来说,这不是一次流行歌曲音乐会,也不是一次电视演出,而是救人活命的一种手段。”
    【路透社伦敦七月十四日电】世界最盛大的摇滚乐演出会的组织者说,这次演出已募集了约五千万美元,在今后六周内用于救助非洲灾民。
    【路透社莫斯科七月十三日电】今天在莫斯科电视台的播映室里,两百名观众在观看通过卫星转播的西方“拯救生命”音乐会时,为苏联的流行乐队喝采。
    苏联乐队是一个由五人组成的“进步摇滚”乐队,在莫斯科颇负盛名。该乐队在莫斯科电视台播映室通过卫星参加了在伦敦和费城举行的义演音乐会,唱了两首歌。

世界藏书知多少?

    据香港《华人》月刊报道,如将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用打字机打成一行,可以绕地球五千二百万圈。
    苏联的列宁图书馆规模名列世界第一,藏书二千五百万册,手稿二百五十万件。美国的国会图书馆名列第二。中国的北京图书馆,藏书也达一千零一十万册。(巷)

列宁故乡的大学城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三日电】莫斯科的建筑师已经开始设计将在列宁故乡建的大学城,这个大学城将在列宁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时落成。
    大学城将建在离保护区不远的地方,在流经市中心的斯维亚加河岸旁,占地六十公顷。楼房高四至五层,周围是花园。按建筑师的设想,这座白、绿、奶油色调的教学楼将成为当地一景。内外将用白色及彩色大理石、石灰石及陶瓷装饰。首先将建一个占地一万六千平方米的教学实验楼,全校性的教研室和物理数学系。然后再建历史哲学系、经济和法律系、基础图书馆系大楼及大礼堂。

日有识之士主张教育多样化个性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六月十六日文章】题:日本教育自由化风波
    日本首相的智囊团临时教育审议会正在研究如何使“教育自由化”。日本人形容这是继明治维新及战后两大教育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在现教育制度下,日本人没有选择进入中小学校的自由,教科书内容受到检查,日本变成一个“分数至上”,只培养善于默记,拙于思考的学生的学历社会,而青少年不得不在“灰色的青春时代”里苦熬。
    主张自由化的是中曾根首相的智囊团,包括工商界人士和博学之士。他们认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推行由教育部管制的义务教育(战前为六年,战后为九年)使日本人个个会读会写会计算,并成为有教养,有知识和有一技之长的人,这显然是一项丰硕的成果。但日本今后有必要使教育“多样化”、“个性化”,让任何人都可以自办学校(包括承认某些补习学校)互相竞争,做父母的也可以把孩子送到自己喜欢的学校,而学校方面也可以自主地采纳各种教育法及教育内容。这样教育界才会生气蓬勃。
    以教育部为首的反对派则表示,他们对自由化并无异议,但如任意改变教育制度,不仅会动摇现行义务教育的基础,且会有造成东京人比乡下人占优势,富翁比穷人有利,教育圈子出现弱肉强食现象和左右翼两派对抗的局面。因此与其着眼中小学教育的自由化,不如优先改革高等教育和师范方面的工作。
    日本著名小说家杉浦明平受访时也强调,理想的教育法应是多样化,个性化,即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世上并没有完人,要培养样样精通的人才,怎能不搞出毛病来?
    各种迹象表明,教育部官僚极力反对自由化,害怕丧失既得利益与权力;而教师工会也采取消极态度,惟恐政府承认某些补习学校后,会招致家长对他们失去信赖。
    此外,不满于日本教育现状的评论家虽也赞同自由化,但却指出这项改革说易行难,因而对临时教育审议会期待不高。
    中曾根智囊有意赶紧拟出方案,以便为谣传不久要下台的中曾根政权留下“政绩”。这些智囊指望急功近利,只顾在中曾根脸上贴金,不愿长期努力,刻苦钻研这个重大问题。
    不久前,中曾根曾表示他的内阁“以行政改革、财政改革、教育改革”为中心,“对战后政治进行总清算”。
    这到底是想通过改革日本教育来为二十一世纪的日本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呢?抑或是想重新肯定战前的教育,引导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老路呢?向往民主、自由的日本人都很担心。

使儿童身心自由的数学方式

    【墨西哥《至上报》六月十三日文章】题:得克萨斯州新学校的无官僚主义教育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先进的学校中,采取完全使儿童身心自由的教学方式。那里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院墙,没有黑板,没有课桌,没有统一的服装,更没有老师的威严面孔。
    得克萨斯州蒙哥马利学校校长约瑟夫·甘迪教授是这种教育体制的创始人,他三十年来一直为促进美国教育改革而工作,最后提出了这种教育体制。
    他对《至上报》记者说,他希望在美国全国推行这种教育体制,目的是使更多的儿童不再受陈腐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老的学校犹如监狱,老师们整天强行把儿童关在校园里,趴在课桌上。
    他说,他的教育体制是让儿童处在广阔的天地中,在那里进行广泛的活动,根据自己的愿望接受教育。
    蒙哥马利学校的广阔天地是简朴的,在那里,用一米七高的书架隔开的地方作教室,代替课桌的是六个学生合用的圆桌,老师进行直观教学,不用黑板。他们只有一本书和许多同讨论的问题有关的图片,进行讨论、分析,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学校负责按时提供教材,学生无需带许多文具和书籍。一切教学工作都有条不紊,启发儿童提问思考,绝不会象纯理论教育那样枯燥无味。
    全校师生都生活在自然而令人羡慕的环境中,绝不会听到教师的大声训斥。他们时刻都在加强责任感和尊重人的精神。
    如学生不接受这种教育体制,就由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小组共同出面解决。
    甘迪教授说,这种教育体制的好处是,能更好地防止学生走上吸毒或放荡的道路。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