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1-07-01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西方文化日益腐朽没落

    【本刊讯】西柏林《信使报》报道:
    艺术万岁!这句话特别适合于在汉堡举行过的展览会的新艺术家们。这次展览会是无对象绘画的绝对高峰: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并不是说观众只能找到空虚的展览场所;墙壁上是挂着东西的,但却是一些空白的没有画过的白纸。雕塑展品也处在最原始的阶段:都是一些不成形的泥团。展览会的书本上印着的内容也是“这儿是一无所有”;而会上所放映的电影也只是墙壁上白色的斑点而已。
    艺术家们公开地说:“我们显示‘一无所有’,我们展览‘一无所有’,而你们来买‘一无所有’。”
    难过这样的事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吗?不,这样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特别,我们的艺术家们只是把其他领域的情形在艺术上作了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罢了。新鲜的是在于他们的诚实:一个政治家在显示“一无所有”时,看起来他所做的倒象是一种艺术,但是这些艺术家却明白地说明他们所提供的东西只是“一无所有”。

美作家布恰南谈美国文坛近况

老作家们大多搁笔很少有人继续创作活动许多青年作家受制于美国社会现状悲观绝望
    【本刊讯】美国作家汤玛斯·布恰南在今年2月号的法国《国际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叛作家”的文章,概述美国文坛近况
    布恰南说,1960年在美国出版的主要作品一半以上是来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外国作品。他举例说,象法国施瓦兹—巴尔持的《最后一个正人君子》,很快就会成为美国1961年的畅销书。其它如意大利迪·兰佩杜萨的《豹子》、西罗奈的《芳塔玛拉》,以及希腊、英国的一些新作品,很快都在美国出版了。此外,像斯诺、摩拉维亚等人的一些旧作,也都有了新译本。
    布恰南说:“至于美国作品的情况,比起来就大为逊色了。”
    布恰南说,为外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老作家们目前很少有人在继续从事创作活动:威廉·福克纳“我们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耕耘的是一片颇成问题的土地,去年一整年没半点收获”;斯坦倍克“继续处于长期沉默的状态之中”;海明威“人们对他不再有什么大的期望了”。总之,“大作家们走入这样一个行列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否已经与世长辞了,还是仍在人间。”
    关于美国作家的思想状况,布恰南写道:“十多年来,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力量都耗在如何避免被千篇一律的一致化倾向所打垮的问题上了。事实上,我们对某些宁让处境安全、不求思想自由,宁愿模仿、不求真正创造的倾向,应该表示深刻的惋惜。”
    他举约翰·契维尔为例,来说明作家走向绝望之境的情形。契维尔在两年前还曾说过:“人们对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批评得太过了,难道批评别人的人就不想过有趣和富裕的生活吗?”而到了去年秋天,这位作家却议论起“压在美国社会身上已达二十五年之久的、在一致化的外表之下的破坏性和虚伪性”来了。在《老爷》杂志最近举办的一个文学座谈会上,契维尔宣称:“1960年的美国生活,就是一座活地狱……作家所能表示的唯一态度,就是否定……。”另外两个著名作家在这次会上也表示了同样的绝望情绪。青年作家菲利浦·罗思大谈“美国作家在这种滑稽社会里成为疯颠”的情况;詹姆士·鲍德温则宣称一切完蛋,“今天在美国社会里再也没有有用的结构和有人味儿的人了……。”
    不过,布恰南认为:并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说统治美国作家思想的主流就是这种漫无止境的绝望情绪。他认为不少人还是在努力挣扎、探求出路,对未来还是抱着希望。

美国《主流》杂志报道:西德文坛充满阴暗的停滞现象

    【本刊讯】美国《主流》杂志1961年4月号刊载了阿诺·莱因弗兰克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西德的文学》。摘要如下:说战后未出现新的流派许多诗人接受逃避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文学曾经有一个惊人的多产时期,那时流派纷出,有表现主义、新浪漫主义、????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流派一个都不存在了,也没有象法国的存在主义或美国的醉生梦死派那样的新流派出现。
    在散文写作方面,威廉·福克纳和弗兰兹·卡夫卡的影响最为显著。许多德国诗人,除非他们住在东德,都甘愿接受戈特弗里德·伯恩的那种逃避主义。在戏剧艺术方面,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家——编者注)的方法由于其政治态度而没有完全被接受。现代西德的文坛充满了阴黯的停滞现象。法西斯教育毒害着青年青年诗人多对社会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年青的一代仍然是主要的希望。统治阶级的灾难性政策留给1945年以后的德国的,是破碎了的法西斯主义偶象,而民主的恢复还必须借助外力。年青的一代欢迎并接受改造,但是他们的父母私下在起居室里却表示不同意。这是对于新的、而又不能令人满意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不成熟的沙文主义的不满。
    当两个德意志共和国在1949年分别成立以后,那些认为重新武装和服从上层阶级是“民主”的真正目的的西德人认为时机成熟了。他们大胆地、但是非正式地宣称,希特勒德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的先驱。青年人在这个发展阶段阅读萨特、普里斯特利和海明威的作品,他们对他们的父母的态度感到惶惑。他们不能相信历史会重演,但是他们在中学和大学里又受到有纳粹思想的教师的教育。他们不肯被拖入新的灾难,但是他们的抵抗带着怀疑论的特征。
    法西斯制度的标记就是不容许抗议。因此,特别是在这个“经济奇迹”的神话达到了只有“主宰种族”的神话才能与之相比拟的高度的时候……有些人由于害怕经济上受到扼制,都不接受东德的劝告和帮助。
    乍一看到去年京特·格拉斯的作品《白铁鼓》的出版,我们可能不得不修改一下关于“愤怒的德国青年”一定受到冷淡的说法。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个侏儒,他每碰到什么值得批评的事就敲他的小鼓。这部小说得到比较老练的批评家们的好评而成为畅销书。格拉斯写这部小说主要是出于爱好独出心裁的想象,这就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丰富的、离奇的叙事诗的风味。但是,我却倾向于同意批评家卡尔海因茨德施纳的意见,德施纳说,这部小说“只能拿来消遣”。格拉斯并没有以讽刺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现代德国的真正图画,他宁愿在这部小说里充塞了大量性的隐喻。
    青年作家里面竟没有一个试图写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以他那出色的《三毛钱小说》创造出来的那种现代教育小说。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感到遗憾。
    如果说德国的青年诗人多半受到写诗的医生戈特弗里德·伯恩的影响,这样说是不错的。他把他对社会的失望浸沉在非常专门的辞汇和晦涩之中。但是比较出色的青年诗人却没法摆脱他的晦涩的影响。彼得·伦科夫和马格努斯·恩岑斯伯格的早期作品得到了完全应该得到的反应。但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抵抗不住参加固定出版社的诱惑,他们的反抗精神也在逐渐衰退。政府保护一批御用文人进步文学受到严酷迫害
    还在大学求学的作家们和诗人们越来越处于由警官和法官组成的“舆论”的“保护”之下。这是目前德国全面根绝对政府党的复仇主义倾向的任何反对态度而进行的企图的一部分。
    将要参加军队的青年不许阅读跟他们年纪相仿的作家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家不同意重新武装、囤积原子弹和散布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仇恨。
    美因兹大学学生的月刊《诺比斯》因为刊载了一个学生写的一篇批评西德政治的某些方面的很好的文章而将要受审。海德尔堡大学的报纸《学术论坛》的主编两次受审,被判罚款五百德国马克和偿付诉讼费,罪名是他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瘸子控诉一个天主教牧师与人通奸。和平主义这动的周刊在1959年秋天被禁。另一家杂志《对角钱》的主编也将受审。
    一个青年女作家乌尔苏拉·吕特被控写了一部“重要的书,她不得不进行艰苦的斗争以便在第二次审判中获胜——而原告竟是市议会。在1960年4月,有两个汉堡青年诗人接到传票,因为他们写了并在一家销数少得可笑的杂志上发表了批评军队的诗。沃尔夫冈·克彭的小说《温室》被愤怒的政府官员从波思议会休息室内的书籍展览架上拿掉了。原来这些官员知道了这部小说的讽刺内容。有一个人向警察局递交一份控诉书,反对一家书店的橱窗里展出一首诗。诗的作者是著名的讽刺诗人库尔特·图霍尔斯基,他因为不能忍受纳粹的恐怖而在二十年以前自杀。……凡是跟不上得到政府批准的作家队伍的,都必须准备面临使得希特勒成为世界史上最无情的独裁者之一的那种法西斯镇压。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毕竟相同的德国两部分之间文学活动的正常交流就几乎不可能了。

西德文学书籍质量低劣大批滞销

    【本刊讯】西德《文化报》曾向西德各大城市的三十六个出版商提出了几个关于文学书籍销路的问题要求回答,其中主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书籍出版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许多书籍常常在出版后半年便成为滞销书而被归入廉价书之列?
    今年3月《文化报》发表了出版商们的回答,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在西德的文学书籍市场中出版后不到半年就无人问津的书籍比比皆是。汉堡的出版商马克萨尔与科隆的出版商凡根罗斯都承认,“市场上各种书籍充塞过多”,“与读者的数字比较起来书籍出版量太大了”。慕尼黑的出版商高尔德曼还认为:“无数书籍很快就无人过问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新奇的追求,很多书商在春天就拒绝出版去年秋天写成的作品,而要求刚脱稿的新东西,这种作法就使好书遇到障碍”。威斯巴登的出版商豪司在简短的回答中无可奈何地表示:“不能销售出去的书籍只好回送到造纸厂去,无法搁在市场上”。埃森的出版商吉西纳尔在回答中认为,西德书籍卖不出去并不是书印得太多,而是没有好书;他认为好书是永远有人购买的。

巴黎国际钢琴赛结束苏女钢琴家获头奖

    【法新社巴黎6月24日电】苏联女钢琴家马里娜·穆迪娃尼在这里举行的第九届马格里特·朗.雅桂瑟巴国际钢琴比赛会中荣获第一奖。
    第二名为法国的冉—克劳德·班涅特;第三名为阿根廷的布鲁诺·黎昂纳多·基尔柏。

美戏剧业日趋肖条

    【美联社纽约5月3日讯】百老汇是否在走向破产?据一项调查表明,不仅是百老汇,连全美国的正式剧院都处在财政拮据的状态中,而且情况一直在恶化。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萨克森在一长篇研究报告中说,现在的情况比八年前糟得多,而且比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更肖条得多。
    萨克森的报告说,重要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挪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戏院的卖座率一直没有上升过”。他说,美国的剧院“由于营业亏蚀和因而产生的危机,每季上演的作品的数量无法增加。”
    萨克森还说,1931年这里有66家剧院,而现在只有33家了。
    纽约一家剧院的经理怀特赫德说,“1960年是百老汇最惨的一年”。他说:“1961年看来甚至将更惨”。

日本美术创作倾向混乱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社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美术展览会已于5月30日闭幕,决定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有苏联、美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十四国参加的这次展览的“外国之部”,展出了一百二十位现代美术家的作品二百余件。
    日本报刊反映,这次展览展出了当代各国美术界不同流派的代表作,数量上法国作品最多,而且,法国“具象画派”的作品也受到较普遍的注意。
    展览会的“日本之部”展出了二百另二位日本现代画家的作品二百余件,几乎包罗万象地展示了现在日本美术界各种流派的作品。据报刊反映,这次展览会显示目前日本画坛混乱的倾向,深受外国不同流派的影响,提出了美术应该表现“民族的特征”问题,强调在混乱中显示有生气。专题展出“活跃在海外的日本作家”,并列了日本留法和留美画家不同风格和倾向的作品。

日本音乐模仿西方失去传统风格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2月27日刊载了一则“日本音乐会”在西柏林不受欢迎的消息,摘要如下:
    为纪念日德建交一百周年,2月20日在西柏林音乐学校大厅举行了一个“日本音乐会”。但是上座率仅及50%,各报纸对音乐会的评论也不佳。
    《世界报》就此标出的标题是“没有跳出模仿的圈子”,《每日镜报》的则是“印象派式的日本音乐”。各报对于会上表演的钢琴独奏和小提琴独奏一致评为“极为明显的法国仿造品,与其说是日本人学习西方的作品,不如说是欧洲人的作品加上一点东方味道”。对于樋木荣唱的日本民谣,西柏林的评论家一致指出:编曲过于欧化,已经失去原来的风格。至于小泽征尔指挥柏林交响乐团三十多人演奏的两部小型交响乐曲(均为日本人作曲)更是得到了难堪的反应。当演奏仍在进行的时候,台下听众就多次发出了笑声;表演结束后,听众都带着一副莫明其妙而不愉快的表情退场。有的报纸尖锐地批评说,“两部曲子都完全是西欧式作品,而石井真木的第一部乐曲更是令人莫明其妙,似乎只图发出音响效果。”《世界报》写道:“我们非常尊重日本的音乐传统,但我们却因日本作曲家竟亲自放弃这一伟大传统而感到悲哀;他们之所以放弃并不是为了开辟自己的新的道路,而仅仅是为了模仿我们……。”

日本歌舞伎团赴苏

    【合众国际社横滨6月25日电】日本松竹歌舞伎团24日坐苏联客轮「莫齐斯基号」,启程前往苏联。该团一行七十人,包括著名演员市川猿之助在内。松竹歌舞伎团将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演出。
    同船的有一个日本电影代表团。该团将参加7月9日至23日举行的第二届莫斯科电影节。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